高演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弟弟高湛
2023年11月24日 静态资讯
高演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弟弟高湛?
高演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弟弟高湛?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北齐皇位的传承一开始便在高欢的几个儿子之中兄终弟及,这样的的状况让很多历史爱好者们诟病不已。这不但有违儒家所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而且在皇位传承过程中也充斥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杀戮。北齐孝昭帝高演的皇位传承就是最为典型的,他临终前没有把皇位传给皇太子高百年,而是交给了弟弟长广王高湛。这使得刚刚从上一轮政权更迭的杀戮中平息的北齐朝廷,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政治内斗。这样的传承让后世学者们诟病不已,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很多人感到疑惑,为什么高演没有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弟弟高湛。
高演是东魏权臣高欢的第六子,也是皇太后娄昭君的亲生儿子。他的皇位得来并不是从父兄手中传承的,而是直接从侄子高殷手里夺取的。北齐文宣帝高洋临终时将皇位传给了儿子高殷,并安排了杨愔、燕子献、宋钦道等文臣作为辅政大臣,主掌北齐朝廷的政务。高洋去世后,高演在母亲娄昭君和弟弟高湛的支持下掌控了军政大权,诱杀了杨愔等辅政大臣,废除了高殷的皇帝之位,正式登基称帝。这一轮的权力更迭虽然最终落到了兄终弟及的流程上,但从高洋本身的意愿来说,还是倾向于自己的儿子高殷的。
高殷被废除皇帝后,并没有被处死,而是被娄昭君降为了济南王,让迁到晋阳居住。这既是高洋临终前的意愿,也是娄昭君平衡汉族和鲜卑族势力的安排。在高洋临终前就知道两个弟弟要篡权夺位,所以留下遗言让他们给高殷留下一条活路。高殷在北齐朝廷中不仅仅代表了高洋,而且也代表了汉族门阀集团。只要有高殷存在,汉族门阀集团就能对鲜卑贵族集团形成掣肘,这样才能平衡朝中权势。娄昭君叮嘱高演要留下高殷,其目的就是拉拢汉族门阀集团,避免鲜卑贵族集团掌权后不受控制。
然后高演为了自己的皇位,背着娄昭君处死了高殷,这便铸下了打错。他的这个操作看似解决了皇位的隐患,实际上是彻底与汉族门阀集团分道扬镳。这也使得鲜卑贵族集团没了掣肘,彻底掌控了北齐朝廷。高湛是鲜卑贵族门阀推举出来的代理人,在皇位争夺中一直与高演有着激烈的冲突。一开始高湛就在谋求皇太弟的位置,理由是他在高演夺取皇位过程中有过约定。可高演并不想把皇位传给弟弟,所以立儿子高百年为皇太子。可到了高演临终时,他却发觉自己这个决定是错误的,而且给儿子高百年造成了性命之忧。
高洋临终之前虽然知道鲜卑贵族集团会发动政变夺位,却也有着较为完全的准备。他布置了辅政大臣,将军政大权委托给叔叔高归彦,其目的就是想要帮助高殷压制鲜卑贵族集团。高洋刚去世,以尚书令杨愔便开始改革,削弱高演和高湛兄弟手中的大权,其目的便是要加强皇权,保证高殷的皇帝位。可惜的是,高演和高湛在娄昭君的支持下发动政变,而高归彦又投靠了鲜卑贵族集团,这才使得汉族辅政大臣被杀,高殷的皇帝位被废除。可高演临终的局势比高洋远远不如,他几乎就没有可以托孤的臣子。
由于处死了高殷,这使得汉族门阀集团对高演非常不信任。虽然高百年与汉族文官的关系不错,但却没有得到汉族门阀势力的支持。高殷之死也让汉族大臣被排挤出北齐朝廷,朝廷中出现鲜卑贵族一家独大的状态,根本无力掣肘鲜卑贵族的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百年登基即位的下场与高殷无异。此时高演再后悔处死了高殷已经于事无补了,所以只能祈求弟弟高湛看在一母同胞的情分上,放侄子一马。为了让高湛安心,所以高演才越过了高百年皇太子的身份,直接将皇位传给了高湛,这算是他临终的哀求。
可惜的是高湛是高度鲜卑化的汉人,对汉族的认同感极低,而且野心极大。所以他即位后并没有按照汉族政权的逻辑执政,而是开启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残暴统治。在他的眼里完全是弱肉强食,根本没有任何亲情和信义,所以对于高百年是绝不可能放过的。
高演处死高殷是大错特错,娄昭君知道这个消息也是勃然大怒。这不仅仅是因为亲情,更是因为破坏了政治平衡。没有政治平衡的掣肘,高演又凭什么掌控北齐朝廷?他将高百年的生死寄托在高湛的仁慈上,这完全是痴人说梦的。以无情和残暴著称的高湛,怎么可能为自己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