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冷裱机

明朝统治者为什么废黜丞相推出内阁制度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明朝统治者为什么废黜丞相,推出内阁制度?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古以来对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来说,在他们的政治生涯当中,迫切的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来巩固自己手中的皇权,使自己自始至终都处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是这样一来,就使得皇权与官权之间的争斗达到了顶峰的状态。

众所周知,自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之后,朱元璋为了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并废除了丞相这一官职,彻底地结束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争斗。

在这种情况之下,明朝的统治者出于极高的工作压力当中,自从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为了能缓解自己身上的压力,又颁布了内阁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个制度的出现,就代替了丞相制度。不过与丞相制度相比,内阁这一群体则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束缚。

不过那个臣子作为统治者的辅助,也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约束性作用。虽然在封建古代之时,皇帝一直处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他不能完完全全的一个人颁布政治政策,需要得到其他臣子的同意,才能将其实施。而作为君王身边最大的秘书群体。

内阁官员则拥有着一定的决定权。如若君王不能听从内阁官员的建议的话,那这一制度也无法得到相应的作用。

虽然内阁和丞相一样通通是服务于皇权的府臣,但两者还是具备一定的区别的。内阁制度就相当于皇帝的左膀右臂,既是皇权实施的领导人,也是加强皇权专制统治的重要利刃。

而那个制度的出现以及其具体的权利,也反映了明朝统治者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之时,由于民族矛盾过于强大,内阁制度也根本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中国集体经济期刊官网

大众文艺期刊官网

美眉杂志社

妇幼护理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