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蜜蜂花属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爆发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并没有选择逃走是因为什么?

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由此爆发了一场持续四年的战争。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的燕军直逼南京城下,此时,建文帝朝内部出了大叛徒,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投降了朱棣,于是,京师南京城破。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

朱棣攻进了南京,建文帝的皇宫随即起了大火,火光冲天,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大火之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尸骸,已经不能辨认,有人说是建文帝和皇后,还有太子朱文奎的尸体。

《明史 本纪第四》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同时,也有人说建文帝从皇宫中的地道逃走,后出家为僧。后来,朱棣派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当然,这种说法也令人真假难辨。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朱允炆在南京城破之前逃走,还是有机会反攻朱棣的,毕竟,朱允炆是名正言顺的明朝皇帝,朱棣是反贼,是不得人心的。

如果朱允炆逃出南京,到了南方,下令天下兵马勤王,谁敢不听?

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在都城长安陷落之前,仓皇出逃,一直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就是唐肃宗,最终,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的官军击败了叛军,保住了大唐江山。

而建文帝朱允炆听信方孝孺的迂腐之见,在南京城坐以待毙,是最不明智的,等于是白白送死。心狠手辣的朱棣,能放过朱允炆吗?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逃走,留有用之身,奋力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

方孝孺骨气是有,但是,国难之时,要学会用脑子,而不是单靠血气之勇。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中华传奇

黄河黄土黄种人

上海服饰杂志社

美术文献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