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
古人如何取暖?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最近各地区真是正式开启了一场“速冻模式”。北方冰天雪地、南方阴风冷雨。之后冷空气的到访也会愈加频繁。在中国五千年的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寒潮给人们带来了刺骨的寒冷,也给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在瑟瑟寒风中,人们不禁会想,在科技及御寒设备都不太发达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寒冬的呢?
足炉
说起足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一说“汤婆子”很多人就知道是什么了。“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足炉在宋代就已出现,和现在热水袋的功能大同小异,装满热水后放置在被窝里以提高温度。足炉是一种铜质或瓷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
足炉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盖子,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这样晚上睡觉便十分暖和。
小小一件取暖用品被许多诗人赞颂过。黄庭坚《戏咏暖足瓶》诗云:“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汤婆》诗:“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 上一篇:陈寿的三国志中是如何评价曹操的呢
- 下一篇:留下金屋藏娇典故的陈阿娇为什么被刘彻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