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凤尾柏

晋楚争霸时在两国之间居中调停的宋国充当什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晋楚争霸时,在两国之间居中调停的宋国充当什么角色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晋楚争霸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弭兵会盟,指的是晋楚争霸时期的两次重要的会盟事件。弭兵会盟共有两次,分别在周简王七年(公元前579年)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宋国卿大夫华元、向戌两次召集晋、楚两国在宋会盟,平分霸权。这两次弭兵会盟中比较有名的是在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7月举行的那一次。宋国大夫向戌约晋、楚两国在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开会,调停两国间的战争,与以往的会盟不同的是,以前的会盟都由各个诸侯国的君主亲自参与,这次弭兵会盟却由各国有势力的卿大夫参加。

按照介绍,晋、楚、宋、鲁、卫、陈、郑、曹、许、蔡等诸侯国的卿大夫参加了会议。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除齐、秦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这次大会史称“弭兵会盟”。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晋国楚国这两个大国争霸时,宋国居然可以在会盟的时候充当东道主的角色。那么,问题来了,晋楚争霸时,宋国凭什么能在晋国、楚国之间居中调停?

首先,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弭兵会盟对春秋时期的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春秋历史进程。而弭兵之会的成功,反映了宋国在春秋舞台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宋国对外交往的极大胜利。弭兵盟会召开后,春秋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大为减少,此后的十几年未有战事发生,而晋、楚两大国之间,在其后的40年内没有发生过直接的战役。介于两大国间的中原各国,有了一个暂时平稳的环境。所以说,弭兵之会是春秋时期由诸侯国间的争霸转向国内卿大夫间兼并的一年,也是春秋时代由前期转入后期的一年。对于弭兵之会来说,是由宋国发起的,并且地点也是在宋国举行的。

最后,春秋时期,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国卿大夫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谈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与晋国大臣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在知道晋楚互派使臣之后,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如楚,遂如晋,合晋、楚之成。”华元奔走于晋、楚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终于促成晋楚和平相处。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宋国卿大夫华元的个人能力和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此外,向戌是宋国的左师,地位较高,他与华元一样,与晋、楚两国的大臣都想好,所以他最终促成此事。

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晋国的大臣赵武、楚国令尹屈建和鲁、蔡、卫、陈、郑、许、曹等国的大臣,在宋国的西门外结盟休战。这次盟约中,除休战内容外,楚国和晋国约定,各个诸侯国需要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霸权,除秦国和齐国这两个大国之外,各国须向晋、楚同样纳贡,谁破坏协议,各国共讨之。总的来说,弭兵之会缓解了楚国和晋国之间的矛盾,为春秋时期的众多小国迎来了喘息之机。此外,因为秦国和齐国不需要向晋国、楚国纳贡,所以,后人也将这四个诸侯国一起称之为春秋四大强国。对此,你怎么看呢?

汽车知识期刊

科研成果与传播官网

炫动漫期刊

文化产业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