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才能与别人的推荐为了接受管仲齐桓公做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除了才能与别人的推荐,为了接受管仲,齐桓公做了哪些努力?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齐桓公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自古以来,对于人的评断标准,只看一个人的涵养、行事的风格,就知道是否可以成为可塑人才,是否有大将之风,因此你要成为一个成功者,除了常识与能力之外,还要懂得如何操纵自己的情绪,不因一时的冲动和怒气而误了大事。
在历史长河上,最佩服的情绪管理者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
春秋时期的齐国在齐襄公的管理下,乱得一塌糊涂,因此,齐襄公的兄弟都纷纷外逃。
齐襄公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逃奔其他国家去了。
公子小白与心腹鲍叔牙投奔莒国,弟弟公子纠则同心腹管仲投奔了鲁国。
不久,国内发生政变,齐襄公被杀。
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得知消息后,都抢着回国,两兄弟谁先回到齐国,谁就能成为国君。
齐桓公接收齐国后,想改变齐国现有的局面,必须要有相应的能力。当然,他也看到凭自己一己之力是难以改变现状的,这导致他需要谦虚,得到更多的支持。
他看到了管仲的能力,既然接纳现状、接纳管仲,因此,就需要谦虚地对待管仲,才能让管仲发挥更多的才华,服务于齐国。
3.自重
诸葛亮曾经说过:“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作为一国之君,有权势、地位,也有才能,但站的位高,看得更远,那就是国家的利益与发展。
齐桓公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傲慢,更没有因为管仲曾经是敌人,而处处折磨或威迫他。
他看到这人的才华,可以为齐国带来发展,没有把自己个人私人恩怨纠结在一起,一事归一事,一码归一码,做到不骄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