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晋国原本是结盟关系两国最后为什么会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秦国和晋国原本是结盟关系 两国最后为什么会走向对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国和晋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秦晋之好,是一个汉语成语和历史典故,意思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春秋时期,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国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
因此,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一度形成了结盟的关系。特别是在晋文公和楚国争霸的时候,秦穆公所在的秦国更是全力支持晋国,成为晋国称霸中原的重要盟友。但是,在晋文公去世后,秦国和晋国的关系逐渐恶化,乃至于最终走向了对抗。那么,问题来了,在春秋时期,到底发生了事情,导致秦国和晋国从结盟走向了对抗?
四
最后,从战略格局上来看,晋国正好处在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上,也即秦国想要东进中原的话,晋国就是一只拦路虎。晋国越来越强大的话,不仅会吸收中原之地的人才,也会让秦国和中原之地越来越疏离,这一情况甚至持续到了战国初期,当时率先崛起的魏国,如同当年的晋国一样压制了秦国,直到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才得以实现东进中原的夙愿。
此外,崤之战后,公元前626年,秦国立即将其先前在秦攻鄀之战中所俘楚将斗克释放,与楚国结好,共同对抗晋国。对于秦穆公这位君主,及时对外调整了策略,选择联合楚国来对抗晋国。与此相对应的是,晋国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对付秦、楚两大国的挑战。不过,秦国即便联合了楚国,依然没能在春秋时期改变晋国称霸中原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