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精密注塑

明朝与清朝的理学是如何发展的清朝取代明朝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明朝与清朝的理学是如何发展的?清朝取代明朝是时代的发展吗?

说到明清理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清朝取代明朝,是不是阻碍了中国发展,进步还是退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明清理学发展来看,却可以管中窥豹。

所谓理学,中心观念是“理”,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南宋时期,理学开始出现,明清蔚然大观,但明朝与清朝的理学发展却大不一样,通过比较明清理学的发展,可以看到清朝取代明朝,实乃华夏的不幸。

关于清朝理学,国学大师钱穆曾有一针见血的评论:

《〈清儒学案〉序》:至论清儒,其情势又与宋、明不同;宋、明学术易寻其脉络筋节,而清学之脉络筋节则难寻。清学之脉络筋节之易寻者在汉学考据,而不在宋学义理。”又说:“清儒理学既无主峰可指,如明儒之有姚江;亦无大脉络大条理可寻,如宋儒之有程、朱与朱、陆。

简而言之,在清朝高压政策下,学者们只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做考据,而不敢提出学说思想,更不可能提出符合时代发展的理学思想。清朝时期,中国考据学空前发展,但背后的代价是儒家学说几乎彻底没了发展,清朝儒学犹如一潭死水。而即便不问天下事,专心做考据,清朝学者也未必能避免劫难。

笔者举一个例子,《物理小识》的作者方以智,祖父方大镇、父亲方孔炤均学习西方天文学,这一家都是心学门徒,也可谓西学世家,清朝之后放弃了自然科学研究做考据,形成了大名鼎鼎的“桐城派”,但在戴名世《南山集》案中,戴供词承认《南山集》抄录的是同乡方孝标的《滇黔纪闻》,于是刑部判戴、方两家三百多人坐死,经过康熙的“宽宏大量”,戴名世寸磔,方孝标戮尸,戴、方直系子弟坐死,其余流徒。

在这种时代氛围下,整个清朝没有自产出一位大思想家。

社会进步,思想先行,没有思想准备与基础,社会又如何进步?

笔者不时听说,声称“明朝延续到鸦片战争时期,会比清朝做的更糟糕”,甚至有“清朝取代明朝,是中国的幸运”等言论,其实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明朝学者的自我适用时代的能力,以明朝百花齐放的理学发展观之,明朝如果存在到18、19世纪,必然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思想学说,进而推动社会变革。

以日本观之,德川幕府时代,也将程朱理学定为唯一官方正统,将阳明心学视为谋反之学,坚决禁止。但德川幕府晚期,心学传播已无法遏制,当时传播心学的大师是吉田松阴,他门下八十多个门徒,其中竟然有四十多个成为了明治维新的关键人物,包括伊藤博文、木户孝允、高杉晋作等人。而日本明治维新或之后的名人中,西乡隆盛是心学信徒,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等。章太炎评价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简而言之,心学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没有心学,可能就没有日本的近代崛起。

管中窥豹,透过明清理学的发展,可以看到清朝取代明朝,并非时代的进步,而是阻碍了中国的思想发展,甚至儒学思想因而倒退三百年都不止。

光源与照明期刊官网

农业灾害研究

运输经理世界杂志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