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差点自刎是怎么一回事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差点自刎是怎么一回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自古以来,每个王朝的创业皇帝,在战场上摸爬滚打时,难免打败仗。例如,白登之围时刘邦曾身陷绝境;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被薛举打败,差点被活捉。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濠梁,靠自己一路拼杀才开创了大明朝的基业。在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也曾深陷重围,甚至被逼自刎,在关键时刻,一位大将穿了朱元璋的衣服,成功解围,拯救了一个伟大的王朝。
提到朱元璋,就不得不提他的宿敌陈友谅。陈友谅身为渔家子弟,最后能一跃成为元末最大的枭雄,说明他的确有过人之处。但陈友谅心狠毒辣,先后将他的上司赵普胜、徐寿辉杀死,自称“汉王”。陈友谅的地盘遍及江、楚,扼住长江中游,朱元璋占据南京,正好在陈友谅的下游。因此,二者之间时常发生矛盾,最后发生了兼并之战。
正在此时,朱元璋身边的牙将韩成夺下了朱元璋的佩刀,对朱元璋说:
“古人杀身以成仁,属下不才,但与主公状貌相似。自请替主殒身,虽死九泉之下,也对得起沿淮父老。”
于是,韩成将朱元璋的袍子和帽子“借”走,穿上后站在船头,对张定边大喊:莫要放箭,我要和汉王(陈友谅)谈谈,还没等张定边靠近,韩成突然跳湖而逃,张定边急转船头,追赶韩成,韩成因为身中数箭,最终死在了鄱阳湖里。韩成此举为朱元璋逃跑争取了逃跑的时间。常遇春飞舟赶来,一箭射中张定边,俞通海、廖永忠等人也纷纷赶来,张定边又身中数箭,才被打退。
对于韩成替朱元璋而死的说法,《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曰:
友谅骁将张定边奋前犯太祖舟,舟胶于沙,汉兵匝焉。程国胜剑叱之,与陈兆先大奋击,牙将韩成进曰:“古人杀身以成仁,臣不敢爱其死。”乃服上冠袍,对敌自投水中。敌信之,攻少缓。
朱元璋逃脱后,重整兵力,采取了用火攻的办法,最终打败了陈友谅,取得了鄱阳湖水战的大胜。在封赏众将的过程中,朱元璋没有忘记韩成,追封韩成为高阳郡侯。韩成从一个牙将,被封为郡侯,他的人生,虽然只有那一刻出彩,但已足够辉煌。没有韩成的舍身,就没有朱元璋,更没有后来伟大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韩成念念不忘,封其妻子为诰命夫人,封韩成的儿子韩锦虎为驸马,将韩成列入忠臣庙,大明子孙永世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