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组合秤

刘备很器重魏延为什么诸葛亮却总是怀疑他呢

2023年12月19日 静态资讯

刘备很器重魏延,为什么诸葛亮却总是怀疑他呢?

作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将领,魏延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入川时,魏延因屡战屡胜而被封为将军,刘备攻占汉中后,又将他破格提升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深受刘备的喜爱。按道理刘备器重的人,诸葛亮也应该多看一眼。可是,诸葛亮是如何看待魏延,如何不顺眼。为何诸葛亮不喜欢魏延?

诸葛亮在罗贯中称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生异心”。但从历史的现实来看,诸葛亮死前也应该避开魏延。传说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军心不稳,为了保存蜀国的实力,便召费祎、杨仪二人入帐开会,明确退却的战略,这次开会唯独没叫魏延。一直以聪明才智著称的诸葛孔明,为何对自己如此偏袒,总是不肯放心?

有勇无谋,难成大事

与刘备父子不同,诸葛亮并不认为魏延是个勇猛的人才。诸葛亮死后,蜀人才逐渐衰微,诸葛亮刚接手北伐,便要启用前朝先主留下的大将魏延,但诸葛亮用来归用,只敢浅用,不敢再用。正是这样的用人方式,一向被重用的魏延觉得自己能力出众,却怀才不遇,这一怨恨的种子就此埋在了心中。

三国时期,武将与谋士分工明确,如诸葛亮负责谋略而不参与战斗,吕布则可以一敌三,但魏延这个人既能冲锋,又懂得战略策划,因此多次向诸葛亮提出自己的意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子午谷》。

在《魏略》一章中有记载,魏延向诸葛亮这样提议:长安守将夏侯氏生性怯懦,没有谋略,愿自请调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直取长安,必遭弃城而逃。这似乎是一个被诸葛亮断然否决的子午谷奇谋,有人说是他不相信魏延,其实也不是。

在刘备重用他的时候,魏延就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刘备要选汉中太守,大家都以为张飞能胜任,但偏偏知道刘备选了魏延,刘备召集群臣问:“选你这个重任,你想说什么?”魏延却说:“若曹操倾国而来,我为主公所挡,若十万大军而来,我为主公所吞,”这一番话既表达了魏延的忠心和豪气,又体现了此人的自负和狂妄。

杀主不忠,有心防备

本来魏延是韩玄手下的大将,后来刘备大军压境,魏延觉得刘备可以胜过韩玄,所以想谋个更好的前程,于是在长沙杀了旧主投奔刘备。而且这也让诸葛亮对魏延多了几分忌讳,不得不为蜀国的未来多考虑几分。

刘备死的时候,诸葛亮本人也是虚弱无力。诸葛亮一死,刘禅定就难以驾驭魏延。而且魏强与蜀弱,魏延也有过反叛的先例,当时他可以弃韩玄而奔刘备,谁能保证魏延不会弃蜀而投魏?所以诸葛亮对魏延更是防备,不敢再重用。

幸福生活指南杂志社

低碳世界

知识文库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