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冷裱机

清代绣云阁第八十七回讲了哪些故事

2024年01月24日 静态资讯

清代《绣云阁》第八十七回讲了哪些故事?

设筵席二翠为主 望桑梓三缄思归

狐惑曰:“吾与道姑力斗玩耍,腹已馁矣。尔欲邀吾入洞,可有酒筵乎?”二翠曰:“岂有道兄至此不设筵以相待耶?”狐惑曰:“如是,筵宜厚设,方可足吾一餐。”二翠曰:“这是自然。”言谈之际,不觉已至洞内。二翠忙命侍女大设筵宴,以款狐惑及金光道姑。饮酒间,二翠问曰:“道兄自碧玉一散,何处安身?”狐惑曰:“承道妹问及。吾分散后,游至朱郭,冒充土神,大显威灵,四维供献不断,牲醴常享,日在醉乡。

然止吾一人,不堪孤寂。虽心心念念,思及同学道友,又不知所居地面,一时难以访寻。幸得西山道人游至朱郭,与吾相遇,邀入祠中,同冒土神,以享牲醴。今日无事,风车并驾,遍游四境,寻访师身。因吾精力甚疲,别却西山,先期归郭。不意风车甫转,为罡风吹至玄天观,得遇金光道姑。”言毕,二翠曰:“吾姊妹自碧玉分散,修道北凤山中。心切念师,时驾风车,以访师踪并及诸兄消息。始而一人未遇,继则诸兄所居之处,已知一半;惟尔二狐及西山道人、蛛龙、野马等未知之耳。”狐惑曰:“尔试将诸兄所居,道来一听。”二翠曰:“弃海居赤水江,乐道居小月洞,三服居紫泉洞。又闻椒、蜻二子居飞云阁焉。”

狐惑曰:“此数道兄既已各有所在,不如四面寄信,同来北凤山一晤,然后分寻师踪,道妹以为如何?”二翠曰:“道兄之言甚善。但定何日团聚此地乎?”狐惑曰:“事不宜缓,准定今月月圆之时。”二翠曰:“何人四海寄信耶?”狐惑曰:“仰尔道妹中一人而已。”言罢,辞别二翠,要归朱郭。二翠曰:“朱郭之地,吾不遣人来请矣。”狐惑曰:“期系吾定,临期日,吾与西山道人自然至之。”二翠闻言,送出洞门。狐惑乘得风车,向朱郭而去。金光自此亦与二翠等同居北凤,不复他逝焉。

且说西山道人化作壮士,得遇乐道,遂邀至郭与狐惑会。

挽手驱风,缓缓而行,不时已到。风车驻下,同入祠中。西山惊曰:“狐惑与吾分手,彼言身倦早归,为何祠内无人?”乐道曰:“恐彼得遇道友,邀入洞府,消闲未归耳。”西山曰:“狐惑好贪口腹,其倦于游者,恐祠有人来献牲醴也。”乐道曰:“诚如尔言,彼之未归者,必又另享他人口腹矣。”西山曰:“道兄可将身体化为三头六臂,坐于洞中,吾驾风车在路候彼。彼如归郭,吾诳以祠为妖踞,看伊计较如何?”乐道曰:“偶尔相逢,何忍为此?”西山曰:“与彼作一戏顽,有胡不可?”乐道曰:“如是,尔于半途候之,吾化身躯以俟之。”西山果驾风车,出祠观望。无何,西北角上黑云一朵,冉冉而来。西山道人知是狐惑至矣,忙忙驱风,上前接着,曰:“道兄还未归耶?”狐惑曰:“吾自与尔分手后,任风车之所往,不意为罡风所拂,摇摇欲坠。坠至玄天观,遇一道姑,名曰金光,与吾言语不合,即在观内力战多时。金光道姑敌吾不过,妖风吹起,腾空而战。吾亦吹起妖风,在于空中。交相力斗,酣战未已,头上忽来黑云数朵。”

西山曰:“此黑云内,又属何妖?”狐惑曰:“黑云刚近,跳出数女,各持军器,来助道姑。吾也不慌不忙,横攻顺击,三四女将均被打下风车。”西山曰:“尔冒充土神二三年,果然有些神气。”狐惑曰:“吾的神气尚未出完。金光道姑飞奔而遁,吾随后追逐,前数女子阻着去路,曰:‘吾姊妹杀伐猛勇,群妖皆畏,不料遇尔道士,俱败下风。愿拜门墙,祈教道法,并祈示履历名姓,好师事焉。’吾乃告之曰:‘吾非他,乃代天传道三缄仙官门徒,即上界仙子,熟敢小觑于吾?’”西山曰:“尔以大言压彼,彼又如何?”狐惑曰:“数女闻言,当即拜跪在地,头不敢仰。

吾复大声问曰:‘尔属何人弟子?可实为我言之。’数女答曰:‘吾姊妹俱师事西山道人耳。’”西山曰:“噫,吾还有弟子耶?尔于那时,如直言与我原系道兄道弟,彼必以师叔相称,将尔之身份愈高,不战而彼自降矣。吾尝闻之,狐真人善能腾云驾雾,尚未深信,今一见及,果不虚传。”狐惑曰:“尔言何说也?”西山曰:“吾生平男徒且无,那有女徒?”狐惑曰:“尔无弟子,何与妖部交战,辄称老师爷?”西山曰:“吾之称老师爷者,乃自高身份,以压他人者也。奚必要有弟子而后称之乎?闲言休讲。吾的问尔,所遇诸道姑,究系何妖修成,拜何人门下?”狐惑笑曰:“吾将女妖说来,大约尔亦知得。”西山曰:“尔且言之。”狐惑曰:“一名翠盖,一名翠华,一名凤春,一名紫花娘与金光道姑,共四五位。”西山曰:“翠华、翠盖,吾知为仙师弟子。以下三妖女,则不知之。”

兄以所贷弗还,不得不索讨愈急。其实贷无所偿,出于莫可如何,即在外人,尚且从宽,何况尔弟?为之弟者,兄即索讨太逼,是尔兄也,亦宜告以缓缓偿之。何得于兄弟间因一言不合,而即彼此争论,大伤和气乎?”二汉聆言,若睡梦初醒,乃向三缄而拜谢不已,曰:“今非道长指示,吾兄弟几为长舌所误矣。”于是弟向兄曰:“弟即有失,兄其宽之,所贷自相还也。”兄则曰:“兄弟皆父母所生,财帛何分尔我?从兹尔贷不必还也。”

三缄顾谓狐疑、紫光曰:“凡入迷径,恨乏指路之人。若有人指之,即能转入大道耳。”言罢,二汉拜辞而去。约走数里许,复转身言曰:“吾兄弟得指迷途,叨沾不浅。愿拜道长门下,以为徒焉。”三缄曰:“尔兄弟可有后嗣否?”二汉曰:“俱已成立矣。”三缄曰:“尔愿师事于吾,其欲术学长生乎?抑欲道尽人伦乎?”二汉曰:“欲学长生术耳。”三缄曰:“尔之存心若是,可暂归里,将家中事务调停妥当,然后访从盘涧谷而来,吾自有以教之。”二汉诺,将门拜后,仍然辞去。去不一时,又返身而求曰:“吾师何名?”狐疑以李氏三缄告。

二汉曰:“吾师胡不与弟子道号,以便称呼?”三缄曰:“尔族何氏?”二汉曰:“蔡姓。”三缄沉吟片刻,曰:“兄名尽伦,弟名尽性。取其成仙成佛,不外尽性尽伦也。”二汉得赐佳名,欣然而去。

三缄师徒缓缓前征,行约十里途程,见一市廛,人烟辐辏。

师徒入市,寻一旅舍安宿。梦魂刚熟,忽见桑梓之地,屋宇依然。三缄喜曰:“不意奔走年余,已归吾里。”忙忙入户,见得双亲品坐中堂,笑容可掬,呼而询曰:“吾儿近日历游东南,不知遇师何人,大道可能成否?”三缄曰:“孩儿奔走风尘,益友朋师,一无所遇,沿路所收弟子,则有十数焉。”双亲曰:“儿今归里何事?”三缄曰:“儿今归来者,恐所抚之子,居积无才,祖祭未尽其诚耳。”双亲曰:“吾儿所抚宗继,善能持家,而且时值春秋,拜跪颇虔,祭仪亦厚。有孙如此,儿毋庸忧。但愿儿道一成,俾父母同升夭阙,得享仙福,是则吾之厚望焉。”三缄曰:“阐道一事,儿深任之,自能跻吾双亲于大罗天上。”言方至是,双亲倏忽渺然。

三缄大声疾呼,当被狐疑以手推之而醒。三缄曰:“吾正与父母相会,尔何推吾于睡梦之中?”狐疑曰:“弟子闻师狂呼不辍,恐为鬼魅迷弄,故急推之。”三缄曰:“习道人焉有鬼魅能迷者。”谈谈论论,天已启明,师徒整顿行装,又向阳关而去。思乡念切,急急趋奔。路过野鹿山,山内一洞,深邃莫测,中一老熊,修道数百年,苦不能飞升天府。是日无事,出洞闲游。

游至山巅,遥见瑞光在道。老熊暗计:“瑞光发现,必有仙子临凡。否则,是光也,胡为乎来哉?”极目谛视,乃见道装三人,同路而行。老熊喜曰:“吾道难成,不如将头现瑞光者攫入吾洞,吞食腹内,以助精神。”计定,陡起黑风,从空直下,攫拿三缄。紫光见之,大声呼曰:“妖物来矣!吾师何弗收以肠绋子耶?”三缄闻呼,忙取绋子,抛入空际,金光乱烁。老熊畏,急思隐身入洞,早被绋子将躯紧束,坠于三缄之前。

中国物流与采购期刊官网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官网

石化技术版面费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