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岩匙属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荔枝的诗作古代诗人是如何

2024年01月24日 静态资讯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荔枝的诗作?古代诗人是如何描写荔枝的?

夏季水果中,荔枝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喜欢荔枝的人从古至今都很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荔枝的诗作,和大家一起分享。

荔枝盛于闽南,在交通极不便的古代,想要吃到荔枝并不容易,故此荔枝也被誉为“果中珍品”, 如今荔枝已经是一种比较普通的水果,很多地方都能买得到,喜爱吃荔枝的人也越来越多。

日日熏风卷瘴烟,南国珍果荔枝先。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

锦里只闻销醉客,蕊宫惟合赠神仙。

何人刺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唐·徐夤《荔枝》

荔枝成熟于夏天,南风吹拂,吹散了瘴疠之气,珍贵的荔枝先熟了,真是令人欢喜。灵鸦啄破了荔枝壳,晶莹甘美的汁液滴了下来,用最美的瓷器装着,一颗颗圆圆红红,煞是好看。这荔枝让人如同醉酒般沉醉,如此珍果只应当献给神仙啊。是什么人刺出了猩红的血,将荔枝壳染得深红呢?在诗人的眼里,荔枝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光是看看,就醉了。

岭南之地,什么最出名,除了荔枝,还是荔枝吧。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宋·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

何处的荔枝好?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答案。

江驿山程日夜驰,筠笼初拆露犹滋。

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

——宋·陆游《莆阳饷荔子》

诗人在福建吃到了荔枝,因为及时运送,荔枝十分新鲜,竹篮拆开时,还带着湿润的露水。只是星球皱玉虽然是荔枝中的奇品,诗人却念念不忘宜宾吃过的绿荔枝。其实,他更不能忘怀的,还有别的东西吧。

如果说,谁对荔枝爱得最单纯,最热烈,那一定是苏轼了。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苏轼《惠州一绝》

诗人被贬偏远的岭南,却不悲观绝望。罗浮山下四季如春,不断有新鲜的水果出来,总能尝鲜。但最令诗人激动的是荔枝 ,他表示,如果每天能吃上三百颗荔枝,自己愿意一直待在这里,做个岭南人!荔枝的力量不可谓不大,而诗人的乐观豁达也显而易见。

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也对荔枝爱得深沉,为了吃个荔枝,搞得劳民伤财,但这并不是荔枝的过错。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在长安回头望,骊山如同锦绣堆成,山顶上千重门次第打开。马儿踏起的烟尘惹得妃子开怀而笑,没有人知道那是荔枝送过来了。贵妃与荔枝,本是最美丽的画面,却吹响了大唐盛世的丧钟,令人唏嘘。

时至今日,荔枝随处可见,不分南北,早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荔枝的美味,不仅仅是苏轼们才知道了。在炎热的夏天,手拈荔枝细尝,剥开红艳的壳,露出冰玉般的果肉,凉意顿生,真是又惬意又消暑。生在这个时代,我们确实比古人要幸运得多,不用去到岭南,也可以饱食荔枝。但凡事得有节制,荔枝虽好,也不可大量食用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中国金属通报杂志社

时代汽车编辑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