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牡丹第二十八回讲了什么故事
2024年01月24日 静态资讯
清代《白牡丹》第二十八回讲了什么故事?
文贵剿贼三界山 梦雄征兵黑风寨
却说李梦雄等三人,在路赶了几日,来到京中英国公府前下马候令。英国公传进后殿,三人拜毕分坐两旁,先将往三界山,见人马钱粮甲仗充足禀明,进上地图。英国公看过曰:“山寨果然峻险。”李梦雄复把遇章绣锦,来到黑风山,遇了万人敌、李桂金、章士成,前后始未,一一陈明。英国公曰:“李桂金、章氏节烈,有光风化。万人敌、章士成仗义,犹为可嘉。俟剿匪后奏明,请其旋表。至万人敌既有向化之心,就着小婿招安任用。今地图已便,待我修书一封,与尔带去。尔亦可在小婿军前立功。”又对刘宇瑞曰:“贤侄乃书生,今又触犯奸监,要出头实难。实可同到小婿标下,参赞军机,提造些功劳,亦可得微官,显得令尊忠良。”李梦雄、刘宇瑞二人谢曰:“深蒙千岁提携之恩。”英国公写了一封文书,交付李梦雄三人。至次日起身,英国公吩咐曰:“着小婿若破三界山,三个盗首,须留心活捉,好证杀刘瑾。山寨若破,立即差官密表密书与本藩,免使刘瑾知风逃循,又生后患。”三人领令上马,起身不表。
且说山东大同关提督文贵,前日接得英国公文书,诈称巡视边界,密召人马一万,陆续已到。正欲操演,门官来报:“李通等三人候令。”文贵唤进,李通参拜毕,呈上英国公文书,提督看过,令传李梦雄、刘宇瑞入后堂。
参拜曰:“小将专望大人提拔。”文贵令三人分坐两旁。文贵对李梦雄曰:“将军可用心立功,当奏主加封。刘宇瑞可放心相助。”二人拜谢。文贵即唤李通上前,按图指问明白,随即悬牌,三日后操演。又拜表奏主,诈请巡边。使刘瑾见表,谅不提防。不必知会三界山盗首。是日打发李梦雄、刘宇瑞在后衙安歇。
至第四早,下校场操演。过了十日,操演精熟,提督事务交付得当将官代理。至吉日下校场,祭了旗纛令李通、李梦雄带兵三千为前队,逢山开路,遇水叠桥,自领大军押后,发了文书马牌,凡经由地方,不许备公馆迎送,只在城下驻扎。凡兵士擅取民间一物,立行处斩。令守备官仇鸾为运粮官,按仇鸳年二十,使一口大刀,能开四百斤硬弓,奈太平时景,英雄无用武之地。当时大军起程,沿途地方迎接,文贵只在营中安宿。非止一日,来至青州府外屯营。传今曰:“本帅闻得三界山贼寇柳望怀等猖獗,今将剿除。令李通为左先锋,李梦雄为右先锋。”大军拔营起程,次日已行进三界山,李通令离山数里安营。伏营喽罗看见,吃一大惊,报上山去。
原来柳望怀等先有探子来报,文提督巡视边,又见刘瑾并无来报,料文贵若是出征,必定拜表,刘瑾定来知会。因此并不防备。忽闻兵到山下,众皆吃惊,手足慌乱。柳望怀曰:“好奇怪,刘公公因何无信前来报知?好作准备?”吴仁中曰:“军来将挡,我等尚要杀进京城,夺取天下,狗官若来,先杀他片甲不回,乘势动兵上京。”柳望怀曰:“但未作准备,人心惊动耳。”
即令严守三关,一面整备交战。一时间忙忙乱乱不表。
且说文贵将晚屯营,令备来日决战。是夜小心把守,提防劫营。次早文贵升帐,曰:“兵贵神速,唤家将拿盔甲前来。”闪过李梦雄、李通上前曰:“未将身为前锋,理当先见头阵,何劳大人?”文贵曰:“本帅亲战,三军方肯用命,一鼓成功。”披挂停当,提刀上马。大小将官跟随,杀到山下讨战。只见这座山,高大无比,叠嶂连绵,三关立在山顶,有如悬空,好生峻险。那山上三个头领,闻报官军讨战,各带兵器,领喽罗下山,排下阵势。
至次日那左右先锋,直抵关下讨战。柳望怀按兵不出,第三日二将令部下,席地而坐,毁辱备至。或有睡卧地上,又有赤身露体,谩骂底呵。头目多有不平,欲开关出战。三个头领曰:“此乃诱敌之计,尔等只好坚守,官兵自退矣。”这里文贵见贼人两三日不出战,大怒曰:“这贼若不出战,我等何日得以剿除?”次日自己督率大兵出阵。三个头领,亦亲自上关拒守。
文贵令兵士细寻上山,攻关来至半山,木石纷纷打下,官兵走不及的,打得有如肉泥一般。一连打了三日,反伤了许多人马。只令略缓攻打,另有商议。
于是官兵,渐渐退下营来。
文贵正坐在中军帐内,左思右想,未有破贼之策。忽见李通上前献计曰:“贼人已知胜负,决然回守不出。这座山非内外夹攻,不可以破。”文贵曰:“然则计将何出?”李通曰:“前日黑风山,万人敌曾云:三界山吴仁中、万飞龙与他有旧。大人可修书一封,令人赍去嘱万人敌等领军,假作相助。然后随机应变,以为内应。不然,恐迁延日久,或是贼首逃脱,反生别患。”
文贵曰:“此计甚妙。但未知何人可往,方保必济?”李通曰:“可令李梦雄一往。”文贵即修下文书,令李梦雄去,李梦雄领令,扮为客商,上马前行。文贵仍令人挑战,不使贼人疑惑。候李梦雄信息。
那李梦雄行不一日,已赶到黑风山前。伏路喽罗迎接曰:“李老爷莫不要见我家头领么,待小的通报?”李梦雄曰:“正是!快去通报。”喽罗忙报。万人敌下山迎接,到聚义厅见礼坐下。万人敌曰:“近闻兵征三界山,未知何暇到此。”李梦雄备言前事,呈上文书。万人敌看毕曰:“孤掌难鸣。小弟独力,恐难内应。须要令妹同去可好?”李梦雄曰:“妙妙。”
万人敌令头目,快请李小姐前来。顷刻闻章士成、李桂金已至,李梦雄、万人敌迎接。章士成坐下,李桂金先拜见兄长,后与万人敌见礼,坐在李梦雄肩下。李梦雄重说前情,又把书信与李桂金看过,曰:“贤妹仍需男装,往三界山建功。”李桂金曰:“同去也是,但是万飞龙认得妹子不稳。”李梦雄曰:“事隔多日,料他亦难记认。只是须要变名方好。”万人敌曰:“是了,可诈称俺新结义的兄弟辛若真罢。”三人称是。万人敌又对李梦雄曰:“还有一件,前者三界山邀我同州劫驾,我推辞不往,今官兵征剿,我忽前往相助。彼此生疑,反为不美。待我写一书信,诈说唇齿之势,愿往相助。彼必听信,然后前去、方得成功。”李梦雄妇:“如此不差。”
万人敌即修书一封,令一名心腹能干的小校,教了几句言语,令从三界山后路前进。小校即时上马而去。章士成大喜曰:“此计若成,我亦好随往救取小女。”李梦雄曰:“正是!我今先把令媛拘禁处所,为尔说明。尔可留心救取。临时更望万头领,差人相助。”万人敌曰:“在俺身上,必定救出姑娘。”李桂金即辞回后寨,万人敌备席,请李梦雄、章士成畅饮,就在山前住候回音。
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