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辑要竹木诸树全文及翻译注释
2024年01月24日 静态资讯
《农桑辑要》:竹木·诸树 全文及翻译注释
《农桑辑要》,中国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竹木·诸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齐民要术》:凡栽一切树木,欲记其阴阳,不令转易。阴阳易位,则难生。小小栽者,不烦记也。大树髡之,不髡,风摇则死。小则不髡。先为深坑,内树讫,以水沃之,著土令如薄泥;东西南北摇之良久,摇则泥入根间,无不活者;不摇,根虚,多死。其小树,则不烦耳。然后下土坚筑。近上三寸不筑,取其柔润也。时时溉灌,常令润泽。每浇水尽,即以燥土覆之。覆则保泽,不然即干。埋之欲深,勿令挠动。凡栽树讫,皆不用手捉及六畜抵突。《战国策》曰:“夫柳,纵横、颠倒树之,皆生。使千人树之,一人摇之,则无生柳矣。”
凡栽树,正月为上时,谚曰:“正月可栽大树。”言得时则易生也。二月为中时,三月为下时。然枣,鸡口;槐,兔目;桑,虾蟆眼;榆,负瘤散;自余杂木,鼠耳、虻翅,各其时。此等名,即皆是叶生形容之所象似。以此时栽种者,叶皆即生。早栽者,叶晚出。虽然,大率宁早为佳,不可晚也。
树,大率种数既多,不可一一备举。凡不见者,栽莳之法,皆求之此条。
崔寔曰:二月尽,三月,可掩树枝。埋树枝土中,令生;二岁已上,可移种矣。
《务本新书》:一切栽,枝记南北。根深土远,宽掘上,以席包包裹,不令见日。大车上般载,以人牵曳,缓缓而行。车前数百步,平治路上车辙,务要平坦,不令车轮摇摆。于处所依法栽培,树树决活。古人有云:“移树无时,莫令树知。”区宜宽深,以水搅土成泥,仍糁新粟大麦百余粒,即下树栽。树大者,须以木扶架。若根不动摇,虽丈许之木可活。仍须芟去繁枝,不可招风。
注释
①本篇专讲移栽各种树木的通法。以上各篇为“各论”,本篇为“总论”;这里所讲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树木。
②引自《齐民要术·栽树第三十二》。
③大树髡之:髡:音“昆”,古代剃去头发的一种刑罚。这里是说将主枝截短后再移栽。
④剪去枝叶不仅可防止风吹摇动,亦可减少水分蒸发量。此法至今仍在采用。
⑤耳:殿本同。《齐民要术》作“尔”。作“耳”意亦可通。
⑥土:原作“上”,误。据《齐民要术》及殿本改正。
⑦不然即干:殿本相同。校元本作“则干”,《齐民要术》作“则干涸”。
⑧此文见今本《战国策·魏策》,但文字有差异。千人:今本《战国策》作“十人”。殿本作“十人”。
⑨虾蟆:青蛙和癞蛤蟆的通称。
⑩负瘤散:石注:“‘负瘤散’意义不明。榆树叶芽,都是小颗粒形,将舒展时,便散开来,可能是将小颗粒比拟成‘负瘤’。”按:榆树与他树不同,它是先开花后出叶的。依理度之,移栽的时间似应在开花前。“负瘤”,亦有可能是指簇生的花苞。
虻翅:“虻”,指牛虻。牛虻的翅略大于蝇。
此等名,即皆是:殿本作“此等名目,皆是”。校元本作“此等名目即皆是”。
见《齐民要术》,亦见《四民月令》辑佚本“二月”。
此系压条繁殖方法的最早文字记录。
一切栽:殿本同。校元本作“一切移栽”(移栽各种树木),文意较明白。
根深土远,宽掘上:元本,格致本(明本),殿本,皆作“宽掘上”。石校本据卢文弨校,改“上”作“土”。
席包:是用席缝制成的装盛重物的包。缪注谓“‘包包’重文,疑衍一‘包’字”,非是。
指有人在车前负责修路,“车行”和“修路”两事齐头并进,车前修好的路段,要保持数百步远,以免影响大车的前进。
旧时农村使用铁轮大车,常把土路路面轧出很深的车辙沟。如不铲除垫平,车必摇动不稳。
糁:杂也。
- 上一篇:睡眠瑜伽练瑜伽睡眠的注意事项
- 下一篇:什么时候买入会比较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