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木部卷四全文
2024年01月24日 静态资讯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木部·卷四 全文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木部·卷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桑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苞桑,丛生桑也。)
《书》曰:青州,厥篚檿丝。(孔安国曰:檿,桑蚕,丝中琴瑟弦。檿,於琰切。)
又曰:伊陟相大戊,亳有祥,桑穀共竖於朝。(祥妖怪也。二木合生,七日大拱,不恭之罚。)
《诗》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女功之所起。沃若,犹沃然。)于嗟鸠兮,无食桑椹。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又曰:交交黄鸟,止于桑。
又曰:星言夙驾,税于桑田。(教民稼穑,务安急也。)
又曰:爬甏懿筐,爰求柔桑。(柔桑,稚桑也。)
又曰:蚕月条桑。(条桑,枝落彩其叶也。)
又曰:猗彼女桑。(女桑,少枝,长条不枝落者,荐狞蘘彩之。)
又曰:肃肃鸨行,集于苞桑。
又曰: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又曰:隰桑有阿,其叶有傩。(阿然美貌也。傩然盛貌也。有以利人也。《笺》云:隰中之桑,枝条阿阿然长美,其叶又茂盛可庇荫人。兴者,喻时贤人,君子不用而野甫,有复养之德。)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曰:初,晃之迁於龙城也,植松为社主。及秦灭燕,大风吹拔之。后数年,社处忽有桑二根生焉。先是,辽川无桑,及廆通於晋,晋求种江南。平川之桑,悉由吴来。
《齐书》曰:太祖宅在武进,宅南有桑树,擢本三丈,横出四枝,状如车盖。上年数岁游其下,从兄敬宗谓曰:"杆树为汝生也。"
又曰:沉瑀为建德令,教人一丁种十五株桑,四株柿、栗,女丁半之。人咸欢悦,顷之成林。
又曰:韩系伯,襄阳人也,事父母孝谨。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於界上为志。系伯以桑枝阴妨他边界,上开数尺。邻畔随侵之,系伯辄更假种。久之,邻人惭愧,还所侵地,躬往谢之。
又曰: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似桐,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以扶桑皮为纸。
《三国典略》曰:贼宋子仙召吴令沉景令掌书记,景固辞以疾。子仙怒,命斩之,景解衣就戮。碍於路间桑树,乃更牵往他处。或救之,获免。
又曰:齐长广郡厅梁木忽作人像,太守恶而刷去之,明日复出。乡人伐枯桑树,於中得死龙,长尺馀。识者以为,长广,齐太上王本封也,齐氏木得龙为吉像,木枯龙死,非吉徵焉。
《隋书》曰:齐河清中定令,丁给永业二十亩,为桑田,其中种桑五十根,榆三根,枣五根。土不宜桑者,给麻田,如桑田法。
《唐书》曰:李龙誉居家,以俭约自处。每谓子孙曰:"吾性不好货财,遂至贫乏。然吾解ī城有赐田十顷,耕之可以充食;桑若干根,彩之可以充衣。"
《家语》曰:殷太戊之时,道缺法圯,以致天殃孽,桑穀生朝,七日大栱。占者曰:"桑谷野木而生于朝,意者朝亡乎?"太茂恐骇,侧身修德。
《范子计然》曰:桑叶出三辅。
《列子》曰:晋文公会欲伐卫,公子鉏仰而笑。公问:"何笑?"曰:"臣之邻人有送妻適私家者,道见桑妇,悦而与言,然顾视其妻,亦有招之者。臣窃笑此也。"公寤其言,乃止,引师还,未至而有伐蒲氨鄙者。
《孟子》曰:孟子谓梁惠王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孙子卿》曰:孔子適楚,於陈、蔡之间,七日不食,曰:"居不隐者思不生,身不佚者志不广。汝庸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韩子》曰:子产开亩树桑,郑人谤訾。
《邹子》曰:季夏取桑柘之火。
《吕氏春秋》曰:伊尹之母居伊水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无顾!"明日,视臼中出水,告其邻,东走,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桑。有莘氏彩桑,得婴儿於桑掷晷,献之於君。君命乳之,命之曰伊尹。
又曰:季春之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野虞,主林官也。桑与柘,皆可养蚕,故命其官,使民不得斫伐。)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淮南子》曰:原蚕一赎再登,非不利也。(登,成也。)然王法禁之者,为其残桑也。(残,害也。)
又曰:扶桑在旸州,日所拂。(此东方十日所出,扶桑在旸谷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也。)
《山海经》曰:宣山上有桑,大五十尺,围五丈,其枝四衢,(枝交誓出。)叶大尺余,赤理青叶,名曰帝爬戤桑。(郭璞症曰:妇人主桑,故以名也。)
又曰:东北海外圆丘南有三桑,无枝,皆高百仞。
又曰:旸谷上有扶木,(郭璞症曰:扶桑。)十日所浴。
《穆天子传》曰:甲寅,天子作居范宫,(范,离宫别名。)以观桑者,(《诗》曰:桑者闲闲兮。)乃饮於桑中。(桑林掷晷。)天子命桑虞(主桑者也。)出桑者,用禁暴民。(不得令妾割犯桑也。)
《神异经》曰:东方有树焉,高八十尺,敷张自辅,叶长一丈,广六七尺,曰扶桑。有椹焉,长三尺五寸。
任昉《述异记》曰:桓冲为江州刺史,遣人周行庐山,冀睹灵异。陟崇巘,有一湖,匝生桑树。湖有败、赤鳞鱼。使者渴极,欲往饮水。赤鳞张鬛向之,使者不敢饮。
《列女传》曰:鲁秋胡子纳妻五日,而官於陈。后归,未至家,见路旁有美妇人,方彩桑。秋胡悦之,下车愿托桑阴下,妇人彩桑不辍。秋胡曰:"力田不如逢年,刀桑不如见郎。今吾有金,愿与夫人。"妇人不受。胡乃归,母呼其妇,乃向彩桑者也。数胡之罪,而自投於河。
又曰:齐瘤女者,齐东郭彩桑之女,项有大瘤。闵王游至东郭,百姓尽观,独瘤女彩桑如故。王怪,召问之,对曰:"受父母教彩桑,不受教观大王。"王曰:"杆奇女!"悦,聘迎之。
又曰:东辨女者,陈国彩桑之女也。晋大夫解居甫使於宋,(解居甫,宋大夫。)道过陈,遇彩桑之女,止而戏之,曰:"女为我歌,吾将舍女。(舍,置。不留女也。)"彩桑女乃歌曰:"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益部耆旧传》曰:何祗梦桑生井中,解者曰:"桑字四十八,君寿恐不可过此。"祗四十八而卒。
《荆州先贤传》曰:庞士玄师事司马德操,不矜小名,众莫掷戟。德操蚕月躬彩桑后园,士玄助之,因与谈继世废兴,其言若神,遂移日忘餐。德操於是异之。
《甄异传》曰:沛国张伯远,年十岁时,病亡。见泰山下有十馀小儿,共推一大车,车高数丈,伯远亦推之。时天风暴起扬尘,伯远因桑枝而住,闻呼声,便归,遂苏,发中皆有沙尘。后年大至泰山,识桑如死时所见。
《世贽记》曰: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天帝宫,东王公所冶。有椹树,长数千丈,二千围,两两同根,更相依倚,故曰扶桑。仙人食其椹,椹体作金色。其树虽大,椹如中夏桑椹也,稀而色赤。九千岁一生实耳,味甘香。
《玄中记》曰: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蜒而下,屈通三泉。
《括地图》曰:化民食桑,二十七年化而自裹,九年生翼,十年而死。
《石虎邺中记》曰:桑梓苑中,尽种桑。三月三日及蚕时,虎皇后将宫人数千,出彩桑,游戏其下。
《氾胜之书》曰:种桑:五月取椹,著死晷濯洒,取子阴干之。好治肥田十亩;荒久不耕者,先好耕治之。黍、椹子各三升,合和种之。黍、桑当顷俱生,锄之,桑令稀疏调适。黍熟获之,桑生正与黍高下平,因以利镰历地刈之,曝令燥。后有风调,放火烧之,常逆起火。桑至春生,一亩食三簿蚕。
《神仙传》曰:麻姑谓王方平云:"吾见东海三为桑田。"
《本草经》曰:桑根旁行出土上者,名伏蛇,治心痛。
《神农本草》曰:桑根白皮,是今桑树根上白皮。常以四月彩。或彩无时,出见地上,名马领,勿取,毒杀人。
《典术》曰:桑木者,箕星之精。
《楚辞》曰:衣摄枼以储与兮,(摄枼、储与,不舒展之貌。)左祛絓于扶桑,(祛,袖也。得已衣服长大,摄枼,储与,不得舒展。得能弘广,不得施用。东行则左袖絓于扶桑,无所不伏。)右衽拂于不周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又曰:路室爬戤方桑,(路室,客室。)孔子过之以自待。(言孔子出,过于客舍,其女方彩桑,一心不视,若贞信,故以自待。)
《古诗》曰:枯桑知天风,海死戟天寒。
繁钦《桑赋》曰:上似华盖,紫极比形;下像凤阙,万桷一楹。
陆机《桑赋》曰:初,世祖武皇帝为中垒将军,植剩一株。世更三代,年渐三纪,绿叶兴而盈尺,崇萄宣而增寻。
曹植《艳歌》曰:出自蓟北门,遥望胡池桑。枝枝自相值,叶叶自相当。
- 上一篇:奥克斯空调p8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显示这个的
- 下一篇:清代绣云阁第五十二回讲了哪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