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勇善战的太平军怎么没有组织一支水师部队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骁勇善战的太平军怎么没有组织一支水师部队?
在晚清时期,水师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曾国藩、曾国荃统领的湘军,之所以能够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是因为湘军水师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将天京困成了一座孤岛。
正因为此,湘军水师统领得到了清廷的重用。杨岳斌、彭玉麟均官至总督,成为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
那么,为什么英勇善战的太平军,不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部队呢?
其实,太平军最初有一支水师部队。
太平军以陆师起家,擅长陆战。1852年12月,当太平军攻克了位于洞庭湖边的益阳和岳州后,获得了大批船只。东王杨秀清任命祁阳县木材商唐正财为典水匠,利用这些船只组建了一支水师部队,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总计2万余人。
不存在的。
随着热兵器时代的到来,打造水师成为一件很“烧钱”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年,李鸿章奉命组建北洋水师,每年都要耗费400万两银子,让国家财力相当紧张。太平天国能与清廷相比?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在短短2年之内就从西南边陲打到了长江沿岸,定都天京,并派遣一支北伐军威胁到京畿重地。可是,太平天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所拥有的地盘非常有限,能够调动的资源,远远不能与清廷相比。在资源不多的情况下,太平天国只能将财力尽可能地向陆师倾斜,水师就变成了“随缘”的状况。
相比之下,清廷就非常重视水师的作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将领都舍得花钱投入到水师建设上。就以曾国藩的湘军而言,在湖南、江西等地拥有造船厂,可以制造、维修各种类型的船舶。这些造船厂制造的船舶,当然远远不能跟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列强的近代舰船相提并论,但与太平军水师那些由民船改造的陈旧船只相比,仍然具备压倒性优势。
在太平军的领导层里面,石达开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将领。他很早就注意到水师的重要性,在1855年湖口之战后,石达开启动了一项造船的计划。
可是,一年后,天京事变爆发。石达开被迫率部出走,造船计划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