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山寨版诸葛亮王昭远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五代时期山寨版“诸葛亮”,王昭远是个什么样的人?
蜀汉丞相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精于谋略兵机,不仅被历代文人奉为楷模,也是世人心中智慧的化身。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面对千军万马,一袭鹤衣大氅,羽扇轻挥间气定神闲,是戏曲演义里诸葛亮出场的标准装扮。
公元234年,诸葛亮星陨五丈原,被后主刘禅追封为忠武侯,并在成都为其立祠。
巧合的是,700多年后还是在成都,也出现了一位山寨版“诸葛亮”。而这位诸葛亮表现出的,却是一部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二、荒唐误国
孟昶与王昭远,是一对奇葩的君臣组合。
一方面孟昶劝农兴教,使得四川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另一方面他生活奢华讲究排场,就连小便用的马桶,都要镶满玉石。
而王昭远时时以当代“诸葛亮”自居,到处宣扬,称自己饱读兵书。
为了实现心中的宏伟蓝图,王昭远效仿三国时吴蜀联盟讨伐曹魏的先例,他派人送密信到北汉,相约两军共同出兵,以阻击已成一统之势的北宋政权。
不料密信被中途拦截,宋太祖赵匡胤获悉他们的意图后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964年,赵匡胤命大将王全斌领军三万攻蜀。赵匡胤深知蜀主孟昶的能耐,料定他不堪一击。
大军出发前,他特意命人在开封建了五百间民宿,当作安置孟昶的场所。
孟昶听闻宋军来攻,赶紧召来王昭远商量对策。王昭远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不慌不忙地调集了三万兵马迎战,临行前还在成都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
会上,王昭远上演了诸葛亮模仿秀,唯一不同的是将鹅毛扇换成了铁如意。
他一手持如意,一手持酒杯镇定自若,酒至酣畅处,还当众宣称:"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
言下之意,抗击宋军不足挂齿,我还要领着这两三万精锐收复中原,那也是易如反掌!
在全城百姓的满怀期待的目送下,王昭远率领大军向边境进发。
三、千古笑谈
偶像派表演者王昭远,很快被打脸了。
常年未经战士的蜀军哪里招架得住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前线一触即溃,王昭远见大势已去,只得率残军退守剑门关。
剑门关地形险峻,为了摆脱宋军追击,王昭远沿途烧毁了浮桥栈道,他自认只要扼守此地,宋军绝对难以攻进,到时候肯定会因粮草不济而退兵,那时他再率军反击定能大获全胜。
事实证明,这只是他这个山寨“诸葛亮”的一厢情愿。
王全斌根本没有按照他的构想行动,而是率军走山间小路绕过剑门关。当宋军出现在蜀军面前时,王昭远还以为神兵天降,只得丢盔弃甲而逃。
宋军占据剑门关后,王全斌命人全力搜寻王昭远,最后在一户农家的柴房里将狼狈不堪的王昭远抓获。
自此,王昭远的当代“诸葛亮”形象全线崩塌,面对败局嚎啕大哭:"我自幼熟读兵书,不成想败给这些不识字的人!"
众人纷纷大笑,以"带汁诸葛亮"的绰号嘲讽他。 "汁"即为泪水,后来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山寨诸葛亮的梗,将他当作笑料口耳相传。
公元965年正月,蜀主孟昶向赵匡胤献上降表。从宋军伐蜀到孟昶投降,历时只有66天。
孟昶降宋七天后就神秘死亡了,倒是自不量力的王昭远成了笑柄后,赵匡胤不仅没有杀他,还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的职位。
历史的硝烟散尽,留下的不止是刀光剑影,还有那些浮夸卖萌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