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辐花属

张辽臧霸高顺都在吕布手下做过事为何结局却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张辽、臧霸、高顺都在吕布手下做过事,为何结局却完全不同呢?

张辽、臧霸、高顺都是吕布猛将,为啥曹操接收前两位却杀了高顺?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笔者认为,对比招降三人的风险、收益,恐怕曹操只能做出这个选择了。

三人不同的命运

高顺:砍了。(有犹豫杀不杀吕布,有想挽留陈宫,但对高顺似乎没有什么表示)

张辽:被重用。(不啰嗦了)

臧霸:以东面委之。(青徐军事委托,招降泰山诸贼,与袁绍的青州相持)

三人都是杰出将才。在吕布手下时,高顺的表现还算是相对出彩的一个,为何曹操在没有招降的情况下,直接处决了高顺呢?

长期收益:鲜明的俘虏、招降政策

俘虏政策、招降政策,不仅仅是针对眼前的降将、俘将,也是一种政治姿态。

曹公有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个军令的弹性很大,也有不少人“围而后降”却赦免了的),就表明了曹操对降(俘)将的态度。

趁早归顺,可以重用;冥顽不灵,死路一条。因此,三人到曹操面前时的姿势,影响了他们的命运。

张辽:曹操攻破下邳后,张辽率众来降。

演义中张辽被俘后骂吕布匹夫、曹操“开玩笑”、关羽求情,但正史中的张辽,是在吕布败亡后,率军来降的。

主动投诚,即使曹操想杀,也会担心“失天下归顺者之心”。

臧霸:跑路、归降。

曹操攻吕布时,臧霸曾带兵援助吕布。吕布败亡后,臧霸躲了起来。曹操检索下,臧霸来到曹操面前。

臧霸虽然不如张辽主动,但也没有顽抗到底,在吕布失败后主动“下野”。

因此,用张辽、臧霸,杀高顺,就是告诉世人:尽快归顺重用,冥顽不灵的,即使是高顺这样的有才之人,也是死路一条!

短期收益:人才的稀缺性

三人都是当时难得的良才,但是,对当时的曹操来说,张辽、臧霸的作用会更大。

张辽:稀缺的骑兵人才。

1、高顺的军队被吕布分给魏续后,每到战时,吕布依然让高顺统领旧部。可见:高顺可以不受统属关系束缚,自如地指挥部队;

2、下邳之战时,吕布曾想率骑兵出城,与城内里外合应。城内,就由高顺、陈宫坚守(被吕布妻子劝阻)。

高顺可以看成是吕布的副手,他有威望、能力直接指挥众将。

3、众将决意投降时,除了绑起吕布,高顺、陈宫也都被同时绑起,才敢投降。

可见众将也都认为,即使吕布被擒,高顺如果拥有行动自由,他们的投降依然无法顺利进行!

4、高顺的忠诚。

高顺多次以忠臣之姿劝吕布;吕布在兵变时也第一时间跑到高顺军营;吕布在分高顺兵权后,高顺始终没有怨言。

一个死忠于吕布、影响力极大的高顺,曹操敢留吗?

因此,笔者认为对三人不同的处理,是曹操深思熟虑的结果。

收益:留张辽,加强骑兵力量;留臧霸,加强徐州北部的防御力量。留高顺?多一个于禁、乐进。好是好,但不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风险:张辽、臧霸,一旦翻盘,也就是带走自己的力量;但高顺一旦反叛,很可能影响整个并州军。

当然,最后说句废话:笔者倾向于认为,既然曹操杀了吕布,即使曹操有心收服,高顺也不可能投降他。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