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上位后为什么没对柴家赶尽杀绝呢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赵匡胤上位后,为什么没对柴家赶尽杀绝呢?
后周世宗柴荣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修订礼乐、制度、刑法,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地区经济开始复苏。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对此,史家更是称赞柴荣是“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但是,天不如人愿,到了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四皇子柴宗训在开封府登基称帝,即为后周恭帝。新君年龄过小,只能在符太后、宰相范质和检校太尉赵匡胤等人的辅佐下掌管朝政。
当时,朝中有很多人都建议柴宗训削弱赵匡胤的权力,以免后周的江山易主。但是,柴宗训年幼无知,非常信任赵匡胤,一点也不把大臣们的建议放在心上。次年的大年初一,后周的朝野上下都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当大家都在欢度新年的时候,前方却突然传来了北汉和契丹入侵的消息。
传信的人称:北汉早已和契丹暗中勾结,这次大举南下,目标正是后周的镇州和定州。接到消息后,宰相范质和王溥赶快催促检校太尉赵匡胤和大将慕容延钊率军迎战。赵匡胤领兵多年,深知北汉和契丹的厉害。他不敢大意,短短两天内便整顿好了军队,然后,率军向北方进发。
有些大臣担心柴宗训的存在,会对大宋的江山造成威胁,于是,向赵匡胤进言,主张对柴氏家族赶尽杀绝。但是,赵匡胤却严肃地说道:“朕现在已经把柴家的皇位抢走了,倘若,再把人家的孤儿寡母杀了的话,一定会遭到天谴的。”此话一说,大臣们再也不敢多言了。
赵匡胤自幼从军,看惯了战场中的血雨腥风,死于他手下的敌人不知道有多少。他之所以对柴宗训母子如此关照,可能也是由于心中的不安吧。毕竟,不管宋朝的大臣如何粉饰黄袍加身的过程,也改变不了赵匡胤从柴宗训的手中夺来皇位的事实。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了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宋朝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之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
- 上一篇:唐覆灭东突厥时李靖是如何俘虏颉利可汗的
- 下一篇:仪嫔包衣出身是乾隆第一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