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西之战的结果如何这次战役对蜀汉有何意义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洮西之战的结果如何?这次战役对蜀汉有何意义?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从汉中出兵,对曹魏发动的战争,历经7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原。此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到了秋天。结果,因为积劳成疾,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对于蜀汉来说,诸葛亮的离开,自然是巨大的损失。诚然,接替诸葛亮的蒋琬和费祎,确实是治理国家的人才。但是,公元246年,大司马蒋琬病逝。公元253年,大将军费祎又被刺杀,这导致蜀汉彻底走向了下坡路。
在此背景下,蜀汉需要一场胜利,以此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而这,促使姜维指挥的洮西之战,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蜀汉的回光返照。
一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从而篡夺了曹魏大权。虽然司马懿在公元251年就病逝了,但是,他的儿子司马师,顺利接替了大权。不过,到了公元255年(魏正元二年,蜀汉延熙十八年)春季,曹魏大将军司马师病逝,其弟司马昭接任大将军这一官职。蜀汉卫将军姜维闻知司马师病逝,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在当年的夏季,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马攻打魏国。
陈泰得知王经被姜维击败的消息后,急忙向朝廷汇报,魏国朝廷也非常重视,司马昭急令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协助陈泰寻找破敌之策。并请当时司马家族辈分最大的太尉司马孚为后援。由此,非常明显的是,邓艾和司马孚的前来,足以表明洮西之战给曹魏带来的震撼。
邓艾等人到达后,认为:王经的大军在西边战败,对方的士气很旺盛,狄道这地方,不只是不能把守的问题。姜维的军队,这是我们应该避开的锋芒。不如分割险要防守,观察敌人的破绽,等待敌人疲惫,然后再进军救援,这才是获胜的计策。”
陈泰却说:“兵书说‘修治大盾牌和攻城的战车,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筑起土山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完工’。这确实不是轻兵深入,凭姜维的诡计所能仓猝办到的。姜维孤军深入,粮食供应不上,这是我们迅速进军打败敌人的时机,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是必然的形势。”
虽然邓艾是久经沙场的将领,但是,陈泰深耕雍凉地区,也对蜀汉大军拥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在拒绝邓艾的建议后,陈泰派兵进入高城岭,夜里偷偷登上狄道东南的高山,点起烽火,吹起号角。狄道城内的魏军守兵看见援军已到,士气倍增。而这,自然影响到了洮西之战的走向,也导致姜维无法扩大战果了。
四
最后,姜维没想到援军来得这样快,以为魏军有奇谋,加上自己率领攻打狄道的蜀军是轻装上阵以及征西大将军张翼极力劝阻,遂于九月二十五日撤军退走钟堤(今甘肃临洮南),狄道之围遂解。陈泰慰劳将士,加强城防工事,增加防守兵力后,率军驻扎在上邽(今甘肃天水)。
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魏国的援军还没有赶到,但是,在邓艾和司马孚已经亲自来到战场的背景下,如果姜维还选择僵持下去,确实有被切断退路的风险。因此,见好就收,自然可以避免将胜利的果实拱手相让了。
总的来说,洮西之战导致曹魏数万大军伤亡,甚至还影响到西北的羌戎部落。于是,曹魏皇帝曹髦被迫在一个月内连续下了三道圣旨,以此安抚该地区。并且,陈泰和王经也因为这场战役的失利,全部调回了朝廷,失去了兵权,征西将军由原安西将军邓艾接任,也即曹魏加强了雍凉地区的防守。
而姜维因为此战,所以在蜀汉的威望达到了顶峰,于公元256年(蜀汉延熙十九年)春被后主刘禅迁为大将军。不过,洮西之战只能说是蜀汉的回光返照,在这场战役后,姜维虽然多次北伐中原,却都被邓艾化解甚至击退了。换而言之,洮西之战没有扭转蜀汉的颓势,反而让姜维连年兴师动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快了蜀汉的灭亡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