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宗十友之一的宋之问在历史上人品真的很差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仙宗十友之一的宋之问,在历史上人品真的很差吗?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之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初唐诗歌大咖宋之问的口碑历来很差,这是因为他做人太不讲究,基本上是谁有权有势就依附谁,哪怕是张易之、张昌宗这样的奸臣也无所谓,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这一点,是没什么争议的,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加在他身上的有些劣迹,其实也有莫须有的嫌疑,是趁机往他头上扣屎盆子。
《旧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宋之问被贬为泷州参军后,没多久就逃回洛阳,躲在张仲之家里。张仲之与驸马王同皎等密谋除掉宰相武三思,被宋之问让人告密,结果张仲之、王同皎等人被治罪。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正史都这么说了,应该错不了吧?其实不然,正史也有不靠谱的时候。
首先,在这个问题上,《旧唐书》自己就自相矛盾,书中《王同皎传》就说是同谋的冉祖雍告发的。
其次,从时间来看,宋之问大概是在神龙元年(705年)年底或神龙二年年初从泷州起程前往洛阳,一路从西江入桂水,经灵渠、湘水,过汉江的时候已经是春天,所以他在《渡汉江》诗中说:“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他到达洛阳的时候可能已是春末了。而王同皎等人计划在神龙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即武则天灵驾还京的那一天,劫杀武三思,他们事败被捕肯定在这之前,这时宋之问还没到洛阳。
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可能是因为王同皎等人被杀与宋之问被任命为鸿胪主簿在时间上比较接近,告密说刚好解释了宋之问为什么由一个逃犯而很快就被起用。
但事实上,宋之问这次并不是逃回,而是遇赦被召回的,他的《初承恩旨言放归舟》说得很清楚:“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这从他的《渡汉江》一诗也可以看出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一种迫切的心理,而不是逃犯的凄惶。更何况,如果是逃跑,那应该往偏远、安全的地方去,又怎么会选择去东都洛阳呢?
这样看来,杀甥夺诗与卖友求荣这两件事很可能宋之问都没做过。这个答案说出来后,大家别不信。
当然了,笔者不是要刻意替他洗白,而是觉得,虽然他的人品确实有问题,但也应该实事求是,不能随便给他泼污水吧。宋之问太有才了,诗写得真是漂亮,对律诗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人品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这样一想,我们在读他的诗的时候也许心态就会更平和一些。
- 上一篇:得了甲流怎么判断好了不传染了
- 下一篇:2023年三八妇女节放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