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其余六国都在变法为何只有商鞅变法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战国时期其余六国都在变法,为何只有商鞅变法如此成功?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商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秦国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直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全国统一的壮举,这跟秦国成功实现商鞅变法离不开关系。不过商鞅变法在当时也不是什么秘密,其他国家也有各自的变法,为什么最后只有秦国的变法能成功,或者说秦国的变法效果最好呢?这中间还是有细节上的差距的,不然也不可能让秦国成为最后的霸主。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为何商鞅变法在秦国能实现效果最大化。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的结果是使秦国变强大,从此之后,雄踞天下,征服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为什么商鞅变法这么成功,而六国却不肯跟进呢?为什么六国宁可被秦灭亡,也不采用秦的制度呢?先看看商鞅何许人也。
商鞅是卫国人,出身高贵,是卫国国君的孙子,原名公孙鞅或卫鞅。不过,由于卫国地盘狭小,富二代太多,公孙鞅这个富三代混得跟普通白领一样,完全看不到前途。因此,公孙鞅跑到了当时最强大的魏国,在那里一边跟著名法家李克等人学习,一边寻找机会。
后来,魏国宰相公叔痤,看好他的才干,向魏王举荐他替代自己,却被拒绝。这时,恰好秦孝公向天下求才,公孙鞅于是前往秦国。公孙鞅见到秦孝公之后,向他讲强国之道以及向六国的复仇之道,秦孝公大感兴趣。之后,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之下,商鞅开始变法。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强大,军力超过其他所有国家。从此秦国开始向东方扩张,开始了兼并六国的进程。
由于变法有功,秦孝公将公孙鞅封在商地,称为商君,这就是商鞅这个名字的由来。
事实上,就是商鞅本人也很清楚,他在秦国所实行的那一套在六国是不可能施行的。甚至商鞅本人在内心也并不愿意实行自己的那一套,他更愿意用“王道”和“霸道”去改变秦国,遗憾的是秦孝公对这些不感兴趣。为了自己的前途,商鞅最终推出了恐怖主义和愚民政策的变法。
商鞅变法的贻害: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军力强大无比,因为,他们的战士都是没有头脑的机器。但是,一个强大无比的秦国,在文化教育上和人才培养上却是沙漠一片。
整个战国时期,秦国在文化方面没有任何贡献。在人才方面,秦国所选用的全部都是六国的人才。从商鞅开始,到名将白起,名相吕不韦、李斯,灭六国的王翦蒙恬,甚至到害秦朝灭亡的太监赵高,都是六国来的人才。
尽管秦的统治被称为暴政,可是,此后的历朝历代却在继承和发展这些暴政。愚民政策被继承和发展了,秦国采取的是焚书坑儒,汉朝以后则是废黜百家;限制旅行也被继承和发展了,从秦开始的旅行住宿“介绍信”制度,一直被延续到了上个世纪末期;连坐同样被继承和发展了,从诛三族到诛九族,从汉朝的酷吏到明朝的东厂锦衣卫到清朝的文字狱,越来越严酷。
也可以这样说,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陋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商鞅变法所造成的。
- 上一篇: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为何鳌拜被囚禁而作为手下
- 下一篇:体重卡在一个点减不下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