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微电影

孙之獬身为汉人为什么主动提出推行剃发令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孙之獬身为汉人,为什么主动提出推行剃发令?

孙之獬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初期,对全国实行的《剃发令》最早是由一位汉人提出,他就是孙之獬。孙之獬是明朝进士,后来跟随魏忠贤一党,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舒舒服服。等崇祯皇帝除掉魏忠贤后,孙之獬虽免去一死,但被朝廷革职为民。后来清军入关,孙之獬为了讨好他们,主动剃发易服,此举遭到了汉臣的鄙视。结果他便主动提出推行《剃发令》,所以这条法令他算是始作俑者。

孙之獬,在明末清初时期,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极为不光彩的一页。在明朝期间,孙之獬投靠阉党,被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他主动上书清廷,倡议“剃发易服”,给汉民族留下了极为痛苦的记忆,被汉族人骂作“汉奸”。

那么,孙之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会被人肢解而死呢?

顺治五年7月,义军攻到临川城下。淄川知县刘修己病急乱投医,抓住赋闲在家的孙之獬这根稻草,希望他能施以援手。

没想到,临川城内的义军细作乘人不备,里应外合,从城墙上垂下绳索,引导义军士兵攀上城墙,进入城内,并打开了城门。临川城瞬间被义军攻破了。

孙之獬成了义军的俘虏。

谢迁劝说这位朝廷前高官投降,却遭到了孙之獬的破口大骂。义军只好将他关入大牢,希望他能改变初衷。但孙之獬仍然怒骂不止,而且一连绝食五天。

被逼急的义军想出了一个损招,将孙之獬的4个孙子绑来,逼迫他投降。但孙之獬还是不为所动,宁死不降。义军又当着孙之獬的面,逐一砍下了他孙子的人头,孙之獬依然高声叫骂。

气疯了的义军,随后用针线把他的嘴唇缝了起来,还是阻挡不了他发出低吼的呜咽声。最后,义军将他肢解了。

当然,有一种传说来自于谈迁的《北游录》。说义军对孙之獬的变节行为深恶痛绝,在将他杀死后,用锥子遍刺其身,并插上头发,意为“我为汝种发”,以报复他上疏“剃发易服”的行为。

不过,这种传说不见于任何正史书籍。

倒是孙之獬死后,清廷不但没有为他发放一丁点抚恤,反而后来还将他编入了《贰臣传》。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