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是明朝的抗倭将领为何没却很少有人知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俞大猷是明朝的抗倭将领,为何没却很少有人知道呢?
明朝倭寇横行,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在抗倭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殊不知还有另一位将领俞大猷同样也是战功卓著,“俞家军”也是令倭寇闻风丧胆的存在。
俞大猷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这个男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倭寇作斗争。在当时他带领的“俞家军”立下赫赫战功,闯下威名,让敌人一听见“俞家军”的名字,便望风而逃。
岁月是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再坚硬而强的东西在他的摧残下,都会逐渐被岁月磨平。尽管俞大猷这样一个军功卓著的将领也抵不住岁月的摧残,到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此人。就算听过他的名字,但是俞大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却已经很少有人会去探析。
首先不可多说的是,俞大猷绝对是一个具铮铮铁骨的热血男儿。在还没有参加武举考试的时候,俞大猷就已经开始涉及军事武学。他先是学习易学,随后又学习通过《易》来推演兵法,然后提高自身武力。嘉靖十四年,俞大猷参加武举考试,并且中武举举人,后被授千户,守御金门。在当值期间,倭寇为患,侵扰沿海百姓,俞大猷上书上司请求清剿倭寇。俞大猷的上书不仅没有得到上司的同意,而且被罢职。后来蒙古族侵犯山西,皇帝诏令天下勇士。此刻的俞大猷正在野,当即像巡按御史递交了自荐书,请求前往抵御蒙古。若是一般人,得到朝廷的不甘对待,一般都会心灰意冷,并不想再涉足朝政,但是俞大猷却在听见外族进犯的时候,递交自荐书,绝对是一位铁血汉子。
俞大猷是一个铁血汉子,拥有极为广阔的胸襟。他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前去战斗,而是为了心中的坚持,为了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对抗倭寇的战斗中,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
明朝倭寇祸乱严重,在嘉靖年间涌现出两位抗倭名将,一位是俞大猷,另一位就是戚继光。两人在当时被称为“俞龙戚虎”,两人在当时名声相同,甚至隐隐的俞大猷在民间的名声比戚继光还要有名一些,但是为什么后人却熟知戚继光而对俞大猷感到陌生呢?
许多人都说那是因为戚继光本人会做人,为人圆滑,很能讨好上司,因而时常得到升迁的举荐。但是俞大猷却时常遭到上司打压,久而久之戚继光的名声自然比俞大猷要传播的更为迅速,熟知的人也更多。
- 上一篇:艾灸盒为什么会黑黑的
- 下一篇:章邯身为文官为何能立下赫赫的战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