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品小官死后为什么能得到乾隆的追封重赏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一九品小官死后,为什么能得到乾隆的追封重赏 ?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然而就是这么微不足道的典史之中,也出现了一个得到乾隆皇帝亲自嘉奖的人物,此人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甘肃省通渭县典史温模。根据史料记载,温模是福建长乐人士,也是文人出身,在做典史的时候,一心为民,兢兢业业,并不因为官小就稍有懈怠,因此深得当地老百姓敬仰爱戴。
清朝清高宗乾隆四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84年,甘肃有一个叫做的田五的人聚众造反,在当地大肆烧杀抢掠,后来居然带领人马进攻通渭县城。通渭县的知县名叫王慺,此人虽然是通渭县的知县,但是贪生怕死,不但不组织士兵抵抗,而非被吓得割掉胡子,打扮成普通老百姓,跑到了乡下去躲避。
通渭县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这时候典史温模毅然挺身而出,他认为此时应该组织抵抗,不能任由田五蹂躏县城,残害百姓。于是他立刻召集士兵和县城中壮健的男子,组成一支队伍,登上城墙,开始抵抗田五等人的进攻。不过由于田五的攻城队伍太多,温模寡不敌众,再加上县城被团团围困,无法得到粮食补充,在坚持抵抗了七天之后,县城里所有的食物都被吃光,守城的士兵饥饿无力,无法坚守,城池还是被攻破了。
乾隆对忠于国家的温模不但给予了口头上的高度赞扬,而且还给了更加实际的奖赏,他将温模追“赠府知事,加知县衔,旋晋道(台)衔”,让朝廷出钱给温模办了葬礼,然后还特别开恩,让温模的灵位得以进入昭忠祠,世代享受朝廷的祭祀恩典。要知道一般能在死后进入昭忠祠的,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而温模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小典史,但是却获得这种荣耀,可见乾隆的确是做到了重赏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