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变法曾经取得重大成就为什么后来失败了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吴起变法曾经取得重大成就,为什么后来失败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战国吴起变法的故事。
当李悝在魏国掀起了变法的时候,其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诸侯国君主也已磨刀霍霍相继开展变法运动,但就诸侯国的变法而言,唯一成功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那么吴起在楚国的变法为何只能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根深蒂固的贵族势力,非吴起一人能够抗衡。
公元前401年,楚悼王继位,此时的楚国政治上腐败,经济上萎靡,国力一直无法强大,此为内忧,就如吴起曾对楚悼王分析楚国国情时曾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出自《韩非子》)。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而成诸侯,魏文侯帮助田和在齐国取得了合法的诸侯地位,再加上赵国迁都邯郸,楚国一时间危机四伏,三晋的进逼让楚悼王很是头疼,最后不得已联合了秦国才得以和三晋讲和,此为外患。
而吴起正是在楚国内忧外患之际从魏国逃走到了楚国,楚悼王欣喜若狂,决定重用吴起,仅仅一年后,吴起就坐上了令尹之位,随即在楚国轰轰烈烈地开始变法了(《说苑·指武》记载:居一年,王以为令尹,行县适息)。
楚悼王之后的楚肃王,虽然屠戮了七十余家旧贵族,但他并没有继续贯彻吴起的变法,而是重新恢复了旧制,虽贵族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但终究只是扬汤止沸,可以说从这时起,楚国的没落早已注定。
从“吴起变法”入手,剖析地广人众的楚国为何不能完成统一大业,在那个变法才能强国的年代,地广人众并不是意味着兵强马壮,楚国不能一直贯彻吴起的变法内容,而使变法只维持了一代君主,就随即恢复了旧制,这已经注定了楚国无法挑起中原大一统的重任。
- 上一篇:于禁投降关羽背后有什么隐情
- 下一篇:探索明末三大案的始末事件背后反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