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曾权倾朝野为什么会被崇祯帝逼的自缢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魏忠贤曾权倾朝野,为什么会被崇祯帝逼的自缢?
说到魏忠贤,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十一月,魏忠贤被崇祯发配到凤阳。他想要学王翦、萧何高调行事,携金银无数,前呼后拥。落脚处其他客人都被赶出门外,朱由检听闻后大怒,随即派锦衣卫前去逮捕。寒风中有位书生唱出了《五更断魂曲》,似在为他送终,魏忠贤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心灰意冷下上吊自杀。真个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01
众所周知,明朝有两个重量级的大太监,前一个名气不显——“立皇帝”刘瑾,后一个妇孺皆知——“九千岁”魏忠贤。魏忠贤出生在帝国风雨飘摇的时代,本来也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妻子,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又染上了赌瘾,所以一时冲动之下自行阉割进宫,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那么,魏忠贤权倾天下,爪牙遍及朝野,为何会遭崇祯逼得狼狈自缢呢?因为明朝的太监无论如何权柄都是有限的,且魏忠贤并未掌握兵权,手下的人也并不是全部忠心于他,几乎皆是墙头草,因此一个没有人的阉人面对有足够耐心和手段的皇帝,魏忠贤何来反抗能力?只能任人宰割罢了。再加上朱由检有足够的手段和祖制作为借口处置太监。明武宗用一张纸条就收拾掉了“立皇帝”刘瑾,崇祯收拾魏忠贤也并不困难。对此专家也表示,魏忠贤有明显短板,缺点也过于突出。
结语
然而,崇祯终究还是太急躁了。朱由校虽然“白痴”,但他至少明白朝廷的稳定是离不开魏忠贤的。崇祯在处理魏忠贤的事情上凸显了自己性格刚愎自用的缺陷,也正是这个缺陷,让大明最终葬送在他的手中。
- 上一篇:他1岁就被康熙封太子最后却被废了
- 下一篇:为了让李唐复国狄仁杰做了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