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曾有机会重创秦国关键契机是什么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赵武灵王曾有机会重创秦国,关键契机是什么?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武灵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赵国能够快速崛起,成为当时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抗争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功不可没。在赵武灵王的领导下,赵国内部结构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加上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军力日益强盛,一跃成为当时能和秦国比肩的超级强国。实际上赵武灵王本有机会重创秦国,但却措施关键契机,此后他想重新当赵王,结果失败,被困沙丘幽禁而死。对于赵武灵王来说,他的机会到底是什么呢?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并自称主父,此时的赵武灵王才40多岁可谓是年富力强,那他为何要这么早传位给儿子呢?原因就在于他想把政务交给儿子和自己信任的亲信大臣肥义,而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因为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国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以前的赵武灵王韬光养晦,现在该是调整战略积极参与中原争霸的时候了。
赵武灵王一直有一个宏愿那就是和强秦一较长短,为此他卸任赵王之后不惜以身犯险乔装亲自前往秦国一探虚实,因为击败北方的林胡和楼烦并设立了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所以绕过函谷关不从正面进攻而从北面进攻秦国成为可能,而赵武灵王确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从云中郡出兵也有不少不利因素,比如孤军突入秦国腹地很有可能会陷入泥潭难以脱身等等,这对赵武灵王来说其实是一个军事冒险计划,那么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秦国或将倒退三十年,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公元前330年雕阴之战秦国公孙衍大败魏国,《史记-秦本纪》记载:“俘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前329年秦国兵分两路攻入魏国河东,前328年魏国再次败于秦国之手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于是退出潼关,将关中东部、黄河西岸和上郡的15座城池全部献于秦国,秦国则占据了整个黄河西岸。
所以对秦国来说,如果挡不住齐、韩、魏、赵、楚五国从三个方向的进攻而只能退守河西的话,相当于让出了河东,倒退了三十年回到了雕阴之战前魏秦对峙于河西的局面。
赵武灵王死于前295年的沙丘之乱,而第二次合纵攻秦开始于前298年结束于前296年,按理来说赵武灵王绝对有时间可以从云中南下进攻秦国以配合齐、韩、魏作战,不知为何他却没有实施这一计划,可能和他忙于彻底降服林胡和楼烦,以及攻灭中山国有一定关系,但是对于六国来说却错过了一次可以严重削弱秦国实力的绝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