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给鳌拜平反背后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2024年04月01日 静态资讯
雍正给鳌拜平反,背后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八,年纪轻轻的顺治皇帝一病而亡,死时年仅24岁。顺治帝年方八岁的幼子玄烨,身不由己走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二任皇帝。考虑到玄烨年纪太小,顺治皇帝临终时,指定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这四人都是忠心耿耿、功勋卓著的清朝重臣,故此顺治才把如此重任赋予他们。
辅政四大臣之中,索尼是四朝老臣,资历最高,但他为人性格平和,与世无争。而鳌拜性情刚烈凶横,“意气凌轹,人多惮之”,有着极强的权力欲,渐渐露出专权跋扈的野心。遏必隆是个见风使舵的随风草,为了自保而倒向鳌拜。只有苏克萨哈性情耿直,多次与鳌拜正面硬抗,两人之间势同水火。
早在清朝入关之前的1643年,清朝内部发生过一起激烈的皇位争夺战。清太宗皇太极病死,死前未能指定继位人。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之间,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清朝皇权传承于此时来到转折点,要么是皇太极这一支脉后裔继位,要么是多尔衮这一支脉后裔继位。
关键时刻,鳌拜坚决站在皇太极后裔一方,反对多尔衮继位,力争让皇太极的子嗣继位。矛盾最激烈时刻,鳌拜不顾个人生死,“佩剑上殿”,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在满朝文武面前宣称:“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
鳌拜用他的强硬姿态成功遏制了多尔衮的野心。多尔衮被迫让步,皇位这才得以传到了皇太极幼子顺治手里。如果不是鳌拜誓死力争,皇位很可能就此转移到多尔衮支脉。换而言之,如果没有鳌拜,清朝入关后的10个皇帝,从顺治到宣统,作为皇太极的支脉后裔,会永远与皇帝宝座失之交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10个皇帝都欠鳌拜一个天大的人情。雍正给鳌拜平反,也就毫不奇怪了。
- 上一篇:天龙八部经常出现的大燕国在哪里这到底是一
- 下一篇:浴缸里的陈年水垢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