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生活常识辟谣有哪些你以为是小事实际上
2024年04月26日 静态资讯
“您已进入福洪镇森林防火严管区,林区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香蜡纸钱,违者将依法严肃处理。”近日,记者刚走进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一则提示短信便弹了出来。
防患于未“燃”不仅是在成都,全省各地都严阵以待,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加强防灭火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推动形成全民负责、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局面。
线下总动员,科普宣传花样多
“李哥,去耕地吗?进山一定不能带火、不能抽烟哦。”“进山不带火,带火不进山。这些我晓得,也是这样做的。”近日,巴中市通江县铁佛镇白土垭村护林员李华洲正在与进山犁地的群众交流。
“我们坚持‘管住火’,严格落实‘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措施,同时在进山路口、墓地等关键部位设置防火卡口,规范使用‘防火码’。动员村干部、护林员和村民组长分片区,以‘巡逻+宣传’的方式抓好火源管控。”巴中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这是四川打通防火宣传“最后一公里”的一个侧面。据了解,全省各地还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坝坝会、村组大会、职工学习等)、下乡宣传(讲)等形式开展群众性防火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告牌、LED屏幕、村村响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开展防火宣传。
阿坝州作为多民族聚居区,藏、羌等少数民族群众长期有烧荒烧地、焚香烧纸、煨桑祭祀、燃放鞭炮等传统生产生活习俗,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该州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汉藏双语”宣传教育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法律法规、基本知识、避险常识和森林草原火灾典型案例、先进事迹,以持续的舆论引导和相互监督,帮助群众逐步改变生产生活、祭祀民俗等传统用火习惯。
几百公里外的广安,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安全平稳也得益于铺天盖地的宣传。邻水县将森林防灭火的法律法规等知识制作成专门的“森林防灭火宣传资料”,该县森防指、自规局、应急管理局、各镇组织流动宣传车,深入各镇、有林村、林场等开展巡回宣传。各村利用“村村响”不间断的宣传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禁火令》《封山令》、公民做好森林防灭火应尽的义务、违犯森林防灭火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森林防灭火应知会知知识等,动员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投身到森林防灭火的人民战争中去。
线上不停歇,入脑入心出新招
线下宣传如火如荼,线上宣传同样不能放松。
近日,由省森防指办主办的持续40余天、超过500万人次参与的第三季防火“答题王”挑战赛落下帷幕,“比赛太激烈了!”大家纷纷感叹。
“我和家人几乎每天都坚持参加挑战赛,我们还准备了错题本。”川观用户“静等花开”是本次防火“答题王”奖的获得者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加这个活动不仅能学到很多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还可以教导身边人,让大家一起参与到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来。”
除此之外,省森防指办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林草局等七家单位共同开展的“第二届最美森林草原守护员”主题宣传活动也热度不减,截至4月27日,网络投票活动便有超70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奋战在防灭火一线广大干部职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营造全社会关注森林防火、参与森林防火、支持森林防火的良好舆论氛围。”省森防指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即有新意又有效果,这是四川各地一直思考的问题。
宣传“接地气”“冒热气”才能“动人心”。成都市特邀巴蜀笑星棒棒娃以诙谐幽默的表演形式拍摄视频《棒哥说安全》之森林防火,通过情景剧科普进山入林注意事项;遂宁市制作《一分钟·不踩雷》系列微视频,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凉山、雅安、广元等地报道违规野外用火案例,引导广大群众以案为戒;南充仪陇开办防灭火宣传专栏,动态报道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农事和野外用火管控等工作情况。
全省各地一批接地气、懂地气、“线上+线上”相结合的宣传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宣传教育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让“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理念在巴蜀大地深入人心。
来源:四川省应急管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