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的生活常识课打雷了孩子们入园一个月了
2024年05月06日 静态资讯
转眼间,离孩子们入园的First Day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在与孩子相处的这些日子里,为他们每一天的变化感到惊喜,感叹孩子们暴风般成长速度。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背后为了践行个性化教育付出的「不容易被看到的努力」。
这期的内容,我们主要分享一下“分离焦虑”和“教学计划”的内容,请接着往下看吧。
关于分离焦虑的问题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们,分离焦虑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出现的状态,老师在入园第一周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观察记录孩子们情绪感知,对孩子们不同的分离焦虑及时跟进,并妥善处理。除了在每天入园时,班级老师都会在晨检处迎接孩子的到来,把每一个孩子从家长手上接走,也会在接下来一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中,积极跟进孩子的情绪变化。
*做晨检的老师们
比如:小班的小Z在First Day大概半小时后就哭着找阿姨,Sherry会抱着她在园所逛游,一方面是让小Z理解到:我们现在是在幼儿园,会和这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度过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在教室里老师有为大家准备很多可以自由探索的区域;另一方面,Sherry会用很温和平等的话语与小Z交流:“Why are you crying? Do you feel sad right now? Do you need a hug?”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鼓励小Z说出自己当下的情绪,同时要让孩子能真实的感受到老师是在关注着自己的,在这里自己是被安全地保护着的。
*食育课上超开心的小Z
托班小A因为年龄更小,所以分离焦虑则更严重了一些,在入园的前几天会一直哭着找妈妈,睡午觉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在小A入园的前几天,Kira和Belinda中午会抱着小A坐在园所大厅的绘本区,通过和小A聊天的方式让她的情绪逐渐稳定。因为小A的焦虑主要是不安全感,因此Kira会在与小A的聊天中告诉她:“妈妈会下午的时候在大门接小A,我们还可以在这里坐多少分钟,因为小A和老师都已经累了,当钟表上的指针指到一个时间时,我们就需要回到班级进行休息了哦。”
通过具体的时间以及地点的解释让小A慢慢接受,也逐渐建立了规则感,所以小A的变化非常快,在一周的时间内就解决了午睡等问题。每天午餐吃完后,会和班上的小W一起帮助老师送餐车,路过大门的时候会指着大门说:“妈妈”然后就会跟着老师进入班级,准备接下来的午睡。
*Linda与两位小助手~
关于教学计划设计
孩子们每天的一日流程都是经过老师们的用心设计,虽然其中的环节是不变的,但每天孩子们都有不一样的精彩。这里的「不变」指的是老师每天都会用Circle Time,Free Flow ,Outdoor Activity,特色课程等满满的内容充实孩子的日常,「不一样的精彩」是指老师会根据对孩子的观察及周围客观环境的变化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提升孩子七大领域能力的成长。
班级老师会提前规划好每月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会包含月度主题、EYFS发展目标,对应赋能环境的设计,及活动计划等重要的内容。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课程设计的逻辑连贯性非常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能获得综合性成长。
比如,6月的传统节假日比较多,而节假日对幼儿理解世界及社交情感的发展是个很重要的契机,老师会根据能力成长目标给孩子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
在刚过去不久的端午节,老师将当周的周主题设计成与端午节相关的内容,从Circle Time里了解端午节由来,到包粽子的特色手工活动,从Outdoor Activity的赛龙舟游戏,到食育课手工粽子的制作…一系列有链接有粘性的课程内容组合在一起,不仅让孩子们对端午节有更生动的印象,老师也在循序渐进的课程中观察到了孩子各自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兴趣点,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端午节内容
此外,老师会对每天的课程做详细的教案,在教案里会包含教学活动设计的目标:这个目标来源于哪里?以前学习的经验是什么?及教学活动结束后的目标等内容。
比如,托班的Kira有观察到开园后的一周多时间里,天气变化多端,还会伴随着打雷,托班的孩子听到雷声会害怕。因此Kira就会在Circle Time中给孩子们设计了《打雷了怎么办》这个教学活动,希望让孩子能对日常的气象有认知并不害怕。令人欣慰的是,托班的孩子通过Circle Time后真的建立起对天气的认知,并在之后的雷雨天会说:“Thunder~”真的又一次感慨孩子们的学习力啊。
在过去的这一个月时间内,孩子们真的是暴风成长,从小伙伴们彼此刚见面时的小羞涩到现在大家已经能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无论是小班的还是托班的孩子,现在都能叫出老师的英文名字。每天我们都能收获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见证他们成长过程的喜悦。
老师会用IPad用心记录下孩子们每天的Wow Moment,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当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老师们的信任与支持,我们都因为对方而相互成长着。
在此也分享给大家一段话,以此共勉:没有人能在一个理想化的环境中成长,我们甚至不知道理想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但我们知道怎样和父母一起努力能帮助孩子在日后成为一个自信而有能力的成人。我们成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石,能为孩子及孩子的探索和发现感到高兴的成人,能帮助孩子适应环境和独立生活的成人,能在自我照顾和社会生活中都能做出楷模的成人,对孩子的成长一定是有帮助的,我们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