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杂交苜蓿

幼儿园生活常识周洗杯子忘在幼儿园的水杯一

2024年05月06日 静态资讯

昨天下午,我和小姑子带着几个孩子去捉蜻蜓,回来的路上,儿子不知怎么惹到了哥哥,哥哥生气地脱离队伍大步走到前面去了,儿子着急的跑上前去和他道歉,但是哥哥不理他。

儿子接连说了几次“对不起”无果后,跑回来委屈地说:“哥哥不说“没关系””。

最近一段时间,儿子非常执着于“固定对话”,他说“对不起”必然要等到别人的一句“没关系”,他帮助了别人,也一定要别人说“谢谢”才行。

不止如此,不管落在哪里的东西,不管多晚,只要他发现没拿回家,一定要去拿回来才行。

临睡觉,发现自己的恐龙玩具忘在奶奶家了,一定要去奶奶家拿回来才能睡觉;刚从幼儿园放学回家,发现水杯忘带了也一定要回幼儿园拿回来才行。如果我想让他明天在去拿,等来的一定是一顿“胡搅蛮缠”。

最奇葩的是,前段时间台风,接连几天天气都不好,有一次下雨天,他又把水杯忘在了幼儿园,等到发现的时候,老师都已经下班。

但不管我怎么摆事实、讲道理,还是和他商量用其他水杯喝水,他都不同意,哭着让我去给他拿水杯。带他去幼儿园看后,还不死心,还让我给他老师打电话。

对于儿子最近一段时间的“反常”,如果他只执着于“固定对话”,还有点小可爱,但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胡搅蛮缠”就让我很烦恼了,甚至一度对他发火。

但后来我才发现,我错怪他了,他只是到了秩序敏感期而已。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敏感期,是指孩子在0-6岁期间的某些阶段,会由于内在发展的需要对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从而努力从环境中吸收、学习,以满足成长的需求。

如果孩子在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智力就会迅速发育,快速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同时拥有很强的安全感,从而对自己以及对处理外在环境充满信心。

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后,内心的秩序感必须要和外部的秩序一致才行,例如,事情一定要按照原来的程序去做才行,幼儿园放学就一定要把水杯拿回家,“对不起”后来就要接“没关系”,只有这样他才会感到有安全感,但如果这种秩序被破坏,他就会感到混乱和不适,以哭闹来表示抗议,让秩序恢复原样。

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秩序敏感期?尽量满足

在秩序敏感期,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很可能会让妈妈抓狂,但即便我们头顶“冒火”,心里也要拉根线,要明白这是所有孩子都会有的成长方式,要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他要求“固定对话”就给他“固定对话”;他要求物品一定要拿回家,就帮他拿回家”;他要求先穿上衣就先穿上衣;他想重新开始,就配合他再做一遍。

无法满足,就允许孩子哭闹

如果遇到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孩子无法遵循内在秩序,又没法补救时,就好比,孩子的水杯忘在了幼儿园,但老师已经下班,无法当天拿回来。就要允许孩子哭闹,让他将情绪发泄出来。根据经验,你会发现,孩子哭完后一会就接受事实了。

只有让孩子顺利度过,他才能建立真正的秩序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官网

传奇故事杂志

西部旅游期刊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