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的生活小常识泰国妈妈带娃捡易拉罐为
2024年05月06日 静态资讯
为什么孩子犯错后不要一个劲和他讲道理,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真的理解不了你说的道理!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父母讲道理,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给孩子讲加道理。
父母带着孩子去看到道理、体会道理,才能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道理,进而形成他的世界观。
在泰国有这样一位妈妈,她儿子向她提出不想去上学了,她没有多讲道理,因为你和几岁的孩子说知识对人生的影响他完全无感,所以她采取的措施就是让孩子去捡垃圾。
她没有责骂孩子,只是很平静地和她儿子说:你可以不上学,但是必须去工作。
妈妈把儿子带到街上,要求他去捡一些塑料品和易拉罐,然后按市场价跟爸爸妈妈换取生活费。
开始的时候小男孩好不以为然,觉得捡垃圾有什么难的,可是过了一会儿就叫累不想继续了。
但妈妈没有答应她,仍然带着他走了3.5公里,捡了一小袋空瓶子,妈妈告诉她,这一袋子空瓶子只能换2泰铢,约合人民币0.4元。
这个时候,孩子看到路边的冰淇淋店,提出想吃冰淇淋。妈妈告诉他,他这天劳动的钱还买不到一支冰淇淋。
接着又走了一段路之后,孩子又提出想到餐厅吃点东西,妈妈告诉他,如果想吃东西,那么他要付给妈妈15泰铢,而今天他只赚到了两泰铢,那么他还得拼命捡更多的垃圾才是,男孩只好对妈妈说自己的钱不够。
他满头大汗,说:我好累好热,我要回家。
回家时他央求妈妈坐公交车回家,但是妈妈一看他挣的钱不够,还是带着孩子走路回家。
最后,妈妈问儿子:现在,你想上学还是工作?儿子很坚定地回答:我想上学。
只用了半天时间,这位泰国妈妈就让孩子明白了道理,但是她却没讲一句道理。
是的,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孩子体会的过程。
看见了,体会了,理解了,就内化成孩子自己的道理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给孩子讲道理,教育意图太明显,孩子只能被动接受。
对小孩而言,其实还有个非常好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道理,那就是通过阅读绘本,给孩子讲绘本里的故事。
试想对几岁的孩子来说,父母什么时候忍不住想和他讲道理?是不是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但是当他发脾气的时候,你讲道理真的收效甚微,不如在平时多给他读读情绪方面的绘本,让他知道在生气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因为一套好的情绪绘本可以具象化地展现孩子的内心世界,把各种情绪跃然纸上,孩子可以从书中发现自我。
如果孩子爱发脾气,有各种性格上的小毛病,推荐爸爸妈妈给孩子读这套绘本《我亲爱的小情绪》。
这套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能帮孩子去了解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套书很适合亲子共读。
这是一套非常可爱、真实的情绪绘本,主角是6只有着不同情绪问题的小恐龙,,分别代表害羞、胆小、嫉妒、烦闷、愤怒、焦虑,都是孩子日常的小情绪,每本书一个情绪主题。
它的代入感太强了,小恐龙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完全是孩子的翻版!
脾气特别不好,总是发牢骚
愤怒、生气的时候,不好哄
经常会害羞
总之,它幽默地承认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不否定、不批评,而是用各种夸张的语言和具象化的画面进行呈现,让孩子了解情绪,我们可以学会控制它。
更重要的是,整套书没有一丝说教味,又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调节情绪的小妙招,非常实用。
对了,最后说下这套书的作者布莱恩•摩西(Brian Moses),他可是英国最受欢迎的畅销童书作家,权威教育家,曾多次受邀出席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而这套《我亲爱的小情绪》在英国当地销售百万册,是英国幼儿园推荐读物。
书后的“亲子阅读建议”贴示非常实用,可操作性很强,这本书的最后呢,附有针对“再见,坏脾气“的阅读建议,可以让老师和家长对宝贝的情绪循序渐进的引导。
如果你经常对你家“坏脾气”孩子没招,这套绘本一定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