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居家装修

生活与实践常识题实践问题三题

2024年05月06日 静态资讯

实践问题大家都不陌生,可是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呢?我在中学时就对哲学问题感兴趣,可是几十年来断断续续地做了点研究,终无大的成就。其中的原因很多,几句话也说不清楚。这两天突然又想起了实践问题,再唠几句吧。

实践的两种形式。一种是流动的,一种是固体的。在大多数人们的观念中,实践是流动的。当我们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当我们通过实践去认识事物的时候,当我们去调查研究的时候,当我们去打仗、生产、写作等等的时候-----,实践就是流动的、动态的,《实践论》应当说得很清楚。可是当我们把一件事、诸多事做完了的时候,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化的自然,也就是被人所改变了的自然或客观世界(包括社会),它们就会作为对象、作为客体呈现在人们面前;一种是作为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它们是一种凝固了的社会活动,里面有成败盛衰、经验教训,如《史记》《党史》等。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凝固了的历史活动作为客体,成了认识、学习的对象。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斯大林说过:“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所有的事情都要实践来检验吗?两个人争论今天能不能下雨,甲说能下,乙说不能下,怎么检验呢?实践能检验吗?不论甲和乙在外边怎么活动,天只要不下雨,你们俩谁说的都不是真理。谁能检验呢?那就是天,那就是客观世界。

实践标准要考虑到主观因素。一谈到实践标准,总认为它是一个客观标准,一个事实标准,这固然没错,但实践又不是和物质相同的东西,它有主观因素在里边。实践是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用毛泽东的话说,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包括将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来检验和验证其有效性。马克思讲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里也是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被改造过的自然就是“人化的自然”,它已经不是原来的纯自然,而是打上人的主观印记的自然。当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身的社会性和心理状态也得到发展,这又形成了“自然的人化”。

既然实践标准中有主观因素,而且实践是主观见之于与客观的东西,而真理又体现在主观和客观相一致上,那么实践在检验真理时,不仅要检验客观,也要检验主观,重点是检验主观和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不统一不相符那就不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重点不是检验客观世界,而是检验人们所提出的理论、政策、方案等等主观的东西是否符合实际,这个实际也不是纯粹的客观世界,而是人化的自然。

“左”右倾机会主义提出的理论、路线、政策、措施等之所以错误,最主要的就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是错误的,所以它们不是真理。

“两个凡是”作为一种错误的观点和治国方针,之所以错误,不仅因为它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心理和利益。

还在“两个凡是”刚刚出笼的1977年2月,尚未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就敏锐地觉察到其错误的实质和危害。他在同王震谈话时,对“两个凡是”提出异议,认为这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4月10日,他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5月24日,他在同王震、邓力群谈话时说:“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一九七六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间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

既然真理标准涉及到主观问题,就必须要有哲学思维,必须克服主观主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的观点,深刻地体现了他的辩证法思维,体现了他是站在哲学的高度看待问题的思想方法。连同他后来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动机器,团结一致向前看”,以及坚持真理标准讨论,平凡冤假错案,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实行对外开放等等见解和政策,无不看出坚持实事求思想路线的正确性。

重视实践中的主观因素,不是不重视客观。主观从客观而来,又能反作用于客观,通过实践检验其正确与否,再加以补充、完善和发展,再提出新的观点、思想、办法,再推动新的实践,如此社会和自然才能不断进步。

正确实践与错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里的实践是正确的实践还是错误的实践呢?有人会说肯定是正确的实践了,我想也不完全是。错误的实践可以让我们对某种思想观点、路线方针的错误看得更清楚。比如,林彪叛逃事件,实际上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破产,很多人开始觉醒,开始从个人崇拜中走出来,开始怀疑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正确性------,这不就是开始走向真理了吗?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把一切推向极端,我们会有后来的大彻大悟,会有后来的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吗?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正确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因为它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和符合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024年3月8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经济管理期刊官网

商业故事网站

大健康编辑部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