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默生活小常识寒假了农村娃和城市娃不一样
2024年05月06日 静态资讯
寒假已经拉开序幕,学校放假,老师放假,孩子们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农村的娃和城里的娃寒假过法却大不相同。
亮子四年级,在附近的公办小学读书,家在农村,爸爸是建筑工人,妈妈偶尔去附近镇上工厂上班,家庭年收入在9万以内。
子墨家在某一线城市,就读于小区附近的公办小学,三年级。爸爸是某大公司的工程师,妈妈是老师,家庭年收入在55万左右。
从学习、生活和兴趣爱好方面,来看下两个娃不同的寒假生活。
一、双方家庭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
亮子爸妈初中没读完,对待孩子的学习也是放任型的,典型的放养。
亮子除了完成学校发的一本寒假作业,基本上就不用有其他的学习了。于是每天都抱着手机看,抖音啊,游戏啊,一玩就是很久,也不愿意出门。
子默的父母都是大学生,自己的读书经历和经验,让他们下意识的知道,小孩小学生应该怎么读书。
一放假,他们就开始给孩子做假期规划,首先是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作业情况,然后再根据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弱科目和强科,安排辅导和补习。
所以城市的补习班寒暑假异常的火,一方面是因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父母不在家,上补习班,便于更好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大家都趁着寒暑假的时候,希望孩子能够在假期有一个提升。
可见农村娃寒假多是放任型的,学习放到一边。而城市娃的寒假则是紧张充实的,有的甚至比在校期间更多学习任务。
二、生活方面农村和城市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呢?
城市的父母也注重孩子的假期生活。跟关注学习一样城市的孩子,大部分父母的计划性都比较强,会在放假的时候,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包括起床时间、睡觉的时间和运动的时间,以便有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
而农村的父母大多没有规划,很多家庭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去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
农村的杂事多,爷爷奶奶一般都比较忙,而闲下来的时候不是聊天就是打麻将。打麻将的时候会把孩子带在身边,要么就放任孩子,整天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
别以为农村的孩子很苦,其实中国大部分农村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上一点都不苦,吃喝不愁的,也不用下地干活(农业的机械化解放了很多劳动力)。
而且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手机,甚至电脑都普及到农村家庭。农村的孩子缺少的是陪伴和好的教育。孩子没有大人的正确引导,孩子天性贪玩,电子产品和游戏深深的吸引了他们。一放假,每天都是看电视、玩手机。小小年级戴上眼镜的不在少数。也不出去运动,又没有活干,身体素质也不如老一辈的农民。
三、除了学习和生活,其他方面比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加孩子的见识等方面,农村和城市也存在很大差距。
农村的孩子放假以后,大多都呆在家里,没有其他活动。父母也不会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就算是有这个想法,往往也很难实现。因为教育辅导机构在农村非常的少,即使有水平也是很低的,大部分的农村父母是也不愿意花钱,去培养孩子这些看不见在他们认为没有用的东西。
相反城市,学习的氛围比较浓,隔壁的小朋友都在学画画,楼上的小朋友在学钢琴啦,还有班上的同学都在学奥数呢,大家即使没有这个意识,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也会加入到培训的行列。
而且城市的家长都在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很多不是单纯的功利性的,而旨在培养孩子的一种爱好,让他们的人生更充实美满一些。
所以,听音乐剧、旅游、博物馆、图书馆,还有一些游乐场、公园,这些都是,城市的父母会经常带孩子去的地方,这些地方既好玩,又拓宽了孩子的视野,而这些资源在农村是没有的。
总的来说农村的孩子父母放任不管,城市的孩子父母是精心培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来可想而知。
城市的孩子在知识储备、人格修养、人脉关系和情商等等方面,都远远的超过农村的娃,这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基础设施和配套的落后,父母的意识,社会的环境,家庭环境,等等这些方面铸就,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和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的不同,长期的这种教育和环境的熏陶也会铸就农村和城市孩子的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发展前途。
当然农村也有自觉的孩子,也有开明有远见的父母,但这毕竟是少数。
假期来了,相对农村的父母说,就算是放羊,也不能够放任孩子无休止的玩游戏,长时间的看电视,一定把控好时间。
而城市的父母则要多放松,少一些焦虑,太过于紧张在孩子的学习上,要跟小孩商量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让小孩能够既充实又轻松快乐的过一个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