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了该怎么办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2023年08月22日 静态资讯
甲醛中毒了该怎么办 有什么预防的方法
一、甲醛中毒的症状包括什么呢
诊断原则根据短期内职业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后迅速发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表现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为急性甲醛中毒。
诊断及分级标准
2.1甲醛刺激反应
表现为一过性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眼刺痛、流泪、咽痛、胸闷、咳嗽等。胸部听诊及胸部X线无异常发现。
2.2轻度中毒
有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胸部X线检查除出现肺纹理增强外,无重要阳性发现。
中度中毒
根据下列表现综合分析,可诊断为中度中毒:
a.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
b.胸部X线检查有散在的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重度中毒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喉头水肿及窒息;
b.肺水肿;
c.昏迷;
d.休克。
二、甲醛中毒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3.1迅速脱离现场,静卧、保温、必要时吸氧。
短期内吸入大量甲醛蒸气后,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24小时,避免活动后加重病情。
3.2注意观察,防止肺水肿。必要时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3.3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预防感染。
4、劳动能力鉴定
轻度和中度中毒,经短期休息治疗,治愈后一般可以从事原作业。但有过敏体质者及重度中毒治愈后应调离。
5、健康检查的要求
5.1甲醛作业工人应作就业前体检及每2年一次的定期体检。
5.2体检时须进行内科、五官科、皮肤科、胸部X线透视或缩影片等有关检查,有条件单位可做肺功能测定。
6、职业禁忌证
a.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甲醛中毒预防b.全身性皮肤病;
c.慢性眼病;
d.对甲醛过敏者。
附录A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参考件)
A.1本标准适用于急性甲醛中毒。
其它醛类化合物,特别是低分子醛和开链醛,如乙醛、*等急性中毒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A.2本病以呼吸系统损伤为主。
故诊断时以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及胸部X射线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作为参考指标,如临床表现和胸部X射线检查不符时,可根据较严重的指标做出分级诊断。
刺激反应不属于急性中毒范畴,急性支气管炎及一度至二度喉水肿为本病的诊断起点。
A.3急性甲醛中毒可伴有眼灼伤或皮肤损害,其诊断分级参见GBZ54、GBZl8。
A.4甲醛中毒引起的喉水肿导致呼吸困难分四度。
一度:安静时无呼吸困难,活动时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二度:安静时呈“三凹征”,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也无烦躁不安;三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明显,“三凹征”显著,且有烦躁,入睡困难;四度:除三度呼吸困难的表现外,还有躁动,出冷汗、面色苍白或发绀。
A.5甲醛可引起哮喘,属过敏性疾病,本标准未予列出。
A.6本病的潜伏期长达48小时,在发作前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对接触高浓度甲醛者应注意观察,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早期可给予0.1%淡氨水吸入,促进甲醛转化为毒性较低的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以保护呼吸道黏膜。
A.7血气分析了PaO2测定值为急性甲醛中毒的诊断分级的参考指标。
低氧血症分三度:轻度[PaO2<10.7kPa(80mmHg)]、中度[PaO2<8kPa(60mmHg)]、重度[PaO2<5.3kPa(40mmHg)]。
A.8本病的治疗无特效解毒剂,常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视物模糊、头晕、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结膜、咽部明显充血,胸部听诊呼吸音粗糙或闻及干性罗音。经综合分析,可诊断为轻度中毒。根据下列表现综合分析,可诊断为中度中毒:a.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胸部听诊有散在的干、湿性罗音。可伴有体温增高和白细胞计数增加。b.胸部X线检查有散在的点片状或斑片状阴影。
三、甲醛中毒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方法有什么呢
处理办法
接触高浓度的甲醛者可给予0.1%淡氨水吸入;早期、足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防止喉水肿、肺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去泡沫剂,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合理氧疗。对症处理,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
去除室内甲醛的方法:利用新空卫士生物酶除甲醛,中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二次污染,安全环保。但成本贵。
去甲醛无残留法:通过负离子转换器技术、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等尖端科技生成生态级负氧离子。生态级负氧离子粒径小、活性高、迁移距离远,可以主动捕捉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等污染物,同时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等,对甲醛等污染物的清除率达99%以上,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空气净化手段。
预防方法
1、装修之前要充分考虑环保问题,在设计及预算时就要考虑到装修后的甲醛危害。
2、装修时不必过份复杂,要知道,任何环保的产品都不是没有一点危害,尽可能的少用装修材料,甲醛自然也会减少。
3、装修过程一定要考虑材料的环保问题,尽量不要使用密度板,尽量减少胶类的使用量。
4、装修后要保持通风,最好能通风半年以后再入住。
5、可以请专业的除甲醛公司上门治理。(但目前此行业骗人的公司比较多)
6、购买一些迪亚林放置在家中,迪亚林是目前比较好的装修后吸味产品,纯天然无二次污染。
7、在室内养一些绿色植物,如绿萝,吊兰等,可适当吸附甲醛。
四、甲醛中毒如何防治呢
1、通风法
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困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2、植物源空气净化液
迪亚林空气净化喷雾植物源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技术,并以独家专利配方配制成植物源复方净化液,杀菌效果显著、持久,经香港理工大学等权威部门检测,对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葡萄球菌、军团菌和沙士冠状病毒、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各种常见细菌、真菌和病毒60分钟内杀灭率高达99.9%。并有效分解甲醛,苯、TVOC等有毒气体。即时分解,无二次污染。可入口入眼。
3、甲醛清除剂或甲醛溶解酶
甲醛清除剂是靠化学反应的方法“除掉”甲醛,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目标物质降低毒性或转化为无毒物质。甲醛,可以被氧化成甲酸,也可以被还原为甲醇,这两种物质的毒性和刺激性虽较甲醛降低,但是,它们的毒性依然存在。例如某些强氧化性的甲醛清除剂,可以氧化甲醛,但它本身容易分解,喷在木板上会损害木材不说,而且数小时之内就失去效能,不可能实现“一喷永逸”。况且高浓度的清除剂喷在空气中,会对人产生新的污染危害。其他的氧化剂、还原剂也均不能有效清除甲醛,而且会引入类似的新的污染。
4、活性炭吸附
南开大学专门研究活性炭的李老师告诉记者,活性炭的使用初期确实有效果,因为孔隙具有吸附势,是靠碳分子与被吸附分子的引力而形成的,孔径越小,吸附势越强。另外,按照分子运动理论来说,一切物体均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它们之间有间隙,同时又处于永不停息漫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分子间相互碰撞很频繁。从有关资料显示来看,在标准状态下,甲醛分子的自由运动速度约为450米/秒,一个甲醛分子与其他分子每秒要碰撞109次。此时,碰撞分子的直径与活性炭孔隙如果匹配,即被吸附了。无论是传统的活性炭,还是炒得比较多的改性活性炭,由于其孔隙过大,吸附能力都有限。
阳光最高温度才50摄氏度左右,只能蒸发水分等。吸附在活性炭中的污染物不可能完全挥发掉,炭的吸附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因此暴晒更多的是去除活性炭中的水份。不能恢复其吸附性能。
活性炭一般对苯类有一定吸附作用,对甲醛的吸附效果不明显,一般一个月之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会变弱。好一些的可以选择纳米活矿石,矿石是天然吸附剂
5、用水、醋、红茶泡水来去除甲醛
网上很多人介绍说,由于甲醛溶于水,可以在家里多放几个水盆用来吸收甲醛,或者用醋或红茶泡水等方法。甲醛易溶于水、水、醇和醚这是事实,空气中的游离甲醛运动过程中遇到水后会溶入其中,这与活性炭的吸附原理类似。一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只有水盆的大小,而1克活性炭内部孔隙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即使在房间内放一百盆水,其实吸附效果不会比一小包活性炭强多少。因此利用水、红茶、醋等方法来吸附甲醛,显然是不现实的。甲醛的释放与室内的温度和温度密切相关,空气中湿度增加,甲醛的释放量会大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相对温度增加10%,室内甲醛释放量会增加5%左右。
6、光触媒去除甲醛
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二氧化碳(CO2)和其它无害物质,因而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