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右翼中旗旅游探秘好客内蒙古红色崖口
2024年05月17日 静态资讯
乌兰察布系蒙古语,红色崖口之意,因清初会盟于红山 口(今呼和浩特市东北大青山脚下)而得名。简称乌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东北与锡林郭勒盟相连,东南和南面分别与河北省、山西省接壤,西同巴彦淖尔盟、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伊克昭盟毗邻。 阴山山脉的大青山、灰腾梁横贯盟境中部,海拔2000米左右。阴山以南(前山地区)丘陵广布,间有高山和滩川盆地,再往南为黄土丘陵沟堑区。阴山以北(后山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多低山丘陵,再北为波状高平原。境内有黄河、永定河、内陆河3大水系,其中伤海、黄旗海为自治区7大湖泊之一。
凉城岱海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盟南部,在呼和浩特,大同,集宁三市环绕的三角中心,山明水秀,风景极佳盛夏时节,略呈椭圆型的岱海宛如莲叶初露,翠色可人。岱海在历史上文字记载甚详。汉代称“诸闻泽”,北魏叫“葫芦海”,宋元时代称“鸳鸯泊”,清代蒙古人称之为“岱根塔拉”,后称岱海沿用至今。是内蒙古中部地区最大的内陆湖,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有29种鱼类在此生长。湖的四周滩川广阔,林木茂盛。
内蒙古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16条旅游专线之一,规模最大的蒙古族民族风情旅游景点,位于乌兰察布大草原的腹地,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28公里,有柏油马路相通。 格根塔拉草原蒙语意为“夏营盘”“避暑胜地”,这里牧草茂盛、牲畜遍地,草原特色浓厚迷人,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天然牧场。
察哈尔右翼中旗黄花旅游区,位于乌兰察布盟北部,阴山支脉的辉腾席勒草原上,由于它具有得天独厚的秀丽景色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人。辉腾席勒草原,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每到5月至9月间,整个草原水草丰盛,鲜花遍野,牛羊游动,牧歌撩亮,香风温馨,绘织成一幅美丽的草原春画。被誉为“塞外江南”的黄花神葱沟,更有一番诗情画意,它集山水灵秀于一体,山势险峻,奇峰突兀,曲径通幽,水流潺潺, “双驼峰”、“卧龙峰”“佛手山”、“挂瀑崖”、、“三叠泉”、“木鱼台”和“神葱岩”,堪称塞外奇观。独贵林区,森林茂密,古柏参天,那林间富有弹性的绿色草坪中,黄花、百合花点缀其间,这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色彩。
九龙湾蜿蜒曲折,因其自然形态宛如九条龙横卧在大青山间而得名。 九龙湾全长15公里,宽约7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属大青山分支。九龙湾旅游区以其山、溪、瀑、泉而著称。这里山崖陡峭,郁郁葱葱的桦树林将大山装点得分外妖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龙湾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同满山遍野的山杏、山桃、黄花、蕨菜等野菜野果,可使旅游者大饱品福尽情享受。其中最有名的是龙泉潭,最奇特的是榆树石,最陡峭的山是青羊圈山,最神秘的洞为密汁洞,最古老的庙为召庙。九龙湾以层层叠叠的森林为背景,以悬崖灭壁为屏障,以奇花、异草、泉水、瀑布、山溪为点缀,构成一幅半观的“塞外桂林”景色。其中,大青山五梁之一的神水梁上,有一神水暖泉座落在桦林与松林间每年家历五月十三牧民们都要来此取水、祭敖包。
岱海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岱海周围,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该遗址由王墓山、老虎山、园子沟等三处典型遗址组成。 老虎山遗址是“老虎山文化”的命名地,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已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68座、灰坑34个、窑址和墓葬各3座。其年代为距今4500年至4300年左右。 园子沟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已清理出窑洞式或半地穴式房址87座、灰坑4个、窑址6座,出土陶、石器200余件。房址均沿等高线成排分布,居住面及墙壁上抹有白灰面,这批保存较好、布局有序、形制规范的窑洞式房屋在国内同期遗址中少见。其年代为距今4500年至4300年左右。 岱海遗址群是了解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史前考古文化序列、聚落形态及文明起源的典型资料。
苏木山旅游区,属阴山之尾,长达35公里,宽约25公里,平均海拔为1800米,沿蛇形山径攀援而行,直上景致迷人的最高点----望天涯。举目四望,但见群山叠翠,雾色缥缈,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壁画垂挂天际。轻懈送来浓浓花香,山溪泉水叮咚作响,使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人间一切烦情愁绪荡然无存。 苏木山之雄奇,首先在天那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山岩巨石。登临绝顶,纵眼四望,细究山形,有的酷似罗汉张臂喜迎宾;有的如同金龟伸头探碧海;有的宛如擎天柱,浑圆挺拔入云霄。整个风景区以人工栽植的7.5万亩松林为主色调,花松翠杉尽染群山,自成一景,以其坚毅不拔之态,蔽日遮阴之神,足显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