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蜜蜂花属

结石治疗方法有哪些怎么诊断结石

2023年08月22日 静态资讯

结石治疗方法有哪些 怎么诊断结石

一、结石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解痉、止痛、补液、抗炎、中药治疗。

2.排石治疗:结石直径<1。0cm,肾功能好,无合并感染,病程短,能活动的患者选用。

3.溶石治疗:服用药物,大量饮水,调节尿液pH值,控制饮食种类等方法。适合于尿酸盐及胱氨酸结石。

4.体外震波碎石术。

5.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6.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选用肾盂切开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部份切除术,肾切除术,肾造瘘术和体外肾切开取石术等。

肾结石的碎、溶、排、防肾结石的治疗,只有碎、溶、排、防四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肾结石的治疗在没有体外碎石出现之前,对于一些比较疑难的病例,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解决,然而手术对于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加重了机体的损伤,特别是对一些肾功能尚好的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疤痕是结石生成的良好温床。手术中产生的一些缝合线头,也易结石生成。虽然手术取石有这样那样的种种弊端,但是对一些肾功能不好,或有急性梗阻或化脓性感染者,手术又是挽救生命不可替代的方法。手术取石很多时候又无法一次取净。

二、结石保健

上要懂得善用以下三原则,不仅有助于排石,还可预防结石再发。

原则一:善饮水

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对于运动量大、出汗较多的患者,饮水量稍多。尤其夏季和夜间,强调睡前饮水,并且在半夜再饮水一次。使每日尿量超过2000毫升,可稀释尿液、减少晶体沉淀、冲洗尿路和排出微小结石。

原则二:善忌口

不同成分的肾结石,对饮食的要求也不同,患者要善于根据各自结石的成分,对不同的食物有所禁忌。

原则三:善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促进体内器官的摆动,促进小结石排出,但不同部位的结石,运动方法也不同。一般的肾结石,在排石的时候,医生会嘱咐患者做垂直的上下跳跃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而对于肾下盏的结石,患者应该以倒立运动为宜,使结石向上运动,逐渐移行出肾脏。

三、结石病因

(一)流行病学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社会经济地位、饮食成份和结构、水分摄入量、气候、代谢和遗传等因素。上尿路结石好发于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高峰为35岁。女性有两个高峰,30岁及55岁。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上尿路结石发病率降低,而其间隙期间以及近四十年来发病率大大上升,提示与经济收入和饮食结构变化有关。实验证明,饮食中动物蛋白、精制糖增多,纤维素减少,促使上尿路结石形成。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相等高温环境及活动减少等亦为影响因素,但职业、气候等不是单一决定因素。

(二)尿液因素

1.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长期卧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再吸收性高尿钙症),特发性高尿钙症(吸收性高尿钙症一肠道吸收钙增多或肾性高尿钙症-肾小管再吸收钙减少),其它代谢异常及肾小管酸中毒等,均使尿钙排出增加。痛风,尿持续酸性,慢性腹泻及噻嗪类利尿剂均使尿酸排出增加。内源性合成草酸增加或肠道吸收草酸增加,可引起高草酸尿症。 2.尿酸性减低,pH增高。

3.尿量减少,使盐类和有机物质的浓度增高。

4.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含量减少,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镁、酸性粘多糖、某些微量元素等。

四、结石诊断方法

1.病史病史在肾结石诊断上极有帮助。腰痛与血尿相继出现时应先考虑肾结石。如有尿砂排出者基本可确诊。为查明结石病因,应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恤、服药史、家族史、感染史等。

2.实验室检查不仅可以用来辅助诊断结石,了解肾功能,而且也是分析结石病因和评估复发风险的主要手段。

(1)尿液检查尿巾红细胞常见,是提示结石的重要依据;白细胞出现说明存在尿路感染;结晶尿多见于贤绞痛发作期,通过观察结晶形态可以推测结石成分;尿pH常因结石成分不同而界;纫菌培养可以指明病菌种类,为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2)血液检查检查项目包括:95、磷、钠、钾、氯、尿酸、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肌酐、下状劳腺激素(PTH)等。甲状夯腺功能亢进者存在血钙升高、血磷降低、PTH升高‘肾小管酸中毒者常血氯升高、血钾和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捕风并发尿酸结石者血尿酸往往升高;尿素氮和肌酐是临床上评估总肾功能的坝用指标。

(3)结石分析结石成分分析是确诊结石性质的方法,也是制定纬石预防措施和选择溶石药物的重要依据,此外,它还有助于缩小结石代谢评估的范围。结石标本可经手术、碎石和自排取得。在常用的分析方法中,偏光显微镜法可以用来直接鉴定结石的晶体成分和结构;红外光语法可直接测定结石的化合物成分;化学定性法只是测定结石成分的原子团和院子,可供参考。结石分析时一般需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取长补短,方能使签定结果更加准确和完整。

声屏花编辑部

新课程教学杂志社

现代畜牧科技杂志社

中国航务周刊官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