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北方降温

世界杯功臣退出人走茶凉几位让人唏嘘的退出

2024年06月05日 静态资讯

7月23日,德国球星厄齐尔宣布退出国家队。作为德国队夺得2014年世界杯的功臣球员,厄齐尔在德国队的表现颇为不俗,可经历了"合照风波",加上德国队世界杯表现不佳,厄齐尔一直受到媒体以及名宿们的口诛笔伐。传言了多日的退出国家队的消息终于靴子落地,虽不让人意外,可以如此方式告别国家队,不免让人唏嘘。盘点近年来的足坛,一些球星退出国家队的故事却让人唏嘘不已。

1、伊朗球星阿兹蒙。2018年6月28日晚,素有"伊朗梅西"之称的伊朗前锋萨达尔-阿兹蒙宣布退出国家队。阿兹蒙表示,由于一些人对于他与他的队友不公正的辱骂,使得他的母亲之前本来稳定的病情加重了,所以他不得不选择退出国家队。阿兹蒙现效力于俄罗斯喀山红宝石,司职前锋。他在伊朗国家队的36场比赛中打入23球,是伊朗乃至亚洲足球的希望之星,也被视为伊朗传奇球星阿里·代伊的最佳接班人。如今国家队生涯才开始不久就结束了,留给伊朗球迷的也只有无尽的遗憾。

伊朗前锋萨达尔-阿兹蒙

2.比利时球星纳英戈兰

纳英戈兰是比利时足坛重要球星,外表粗犷的纳英戈兰球风也是相当彪悍,17-18赛季在罗马也有精彩发挥,为罗马出战42次,打入6球助攻11次,帮助罗马在欧冠中完成了对巴萨的大逆转,进入了欧冠四强。国家队层面,纳英戈兰共计出场30次打入6球送出3记助攻,但30岁的纳英戈兰只为国家队出战过一次欧洲杯,大赛经验谈不上丰富的。在马丁内斯上任后,纳因戈兰只为"欧洲红魔"踢了217分钟的比赛。

在无缘俄罗斯世界杯大名单后,这名个性球员随即宣布退出国家队,并逐一回应了主帅马丁内斯对其的指责,表示完全是因为主帅的对其存在偏见才将其排除在世界杯名单之外。

比利时球迷发起了线上请愿的活动,希望主帅马丁内斯能够改变主意,将纳英戈兰带到俄罗斯世界杯,虽然得到了超过万名球迷的支持,但依旧没能改变纳英戈兰落选的结果。而纳英戈兰的国家队生涯也就此结束,如今喜欢他的球迷也只能期望他新赛季在国米有着更加出色的发挥了。

纳英戈兰

3.瑞典球星伊布

2016年6月22日,瑞典队将会迎来欧洲杯与比利时的生死战,这场比赛将会决定瑞典的出线命运。不过,瑞典的当家球星伊布拉希莫维奇在赛前发布会上表示,他将会在欧洲杯后将退出国家队。"我不会代表国家队参加奥运会,我在瑞典国家队的最后一场比赛将会是在欧洲杯上。"大战在即,当家球星却宣布将退出国家队,这一出无疑也是影响到了瑞典队的士气,而瑞典最终被比利时绝杀,小组赛垫底出局,国家队生涯落幕。

伊布共计为国家队出场116场,攻入62球,国家队履历可谓相当抢眼。尤其是2004年欧洲杯在第85分钟背对球门脚后跟撩射攻入意大利队,以及禁区外超级倒钩打入英格兰的进球被视为佳作。

霸气外露

传奇故事本该到此结束。正当众人以为失去伊布的瑞典队将会从此一蹶不振,没料到在随后进行的世界杯预选赛上,瑞典队众志成城,附加赛淘汰了意大利顺利拿到俄罗斯世界杯入场券,。

在世界杯开幕之前,伊布曾经表示希望能够再次代表瑞典队参加世界杯,不过这一请求却被主帅给无情拒绝,一向心高气傲,自诩为"上帝"的伊布对此也只能无奈接受。而瑞典队最终进入了八强。

4.阿根廷球星梅西

在2016年的美洲杯决赛中,阿根廷负于智利,这也是梅西继2007年(美洲杯)、2014年(世界杯)和2015年(美洲杯)后,第4次错失大赛冠军,于是梅西也在赛后做出了退出国家队的决定。

在2016年美洲杯与智利队的点球大战中,梅西第一个为阿根廷队出场,然而面对巴塞罗那队友布拉沃,梅西主罚的点球直接飞出了横梁。最终,阿根廷点球负于智利、痛失本届美洲杯冠军奖杯。赛后梅西接受采访时说到:"对于我本人,以及对于所有人来说,我退出国家队都是一个最好的决定。实际上很多人都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他们对于阿根廷仅仅打进决赛、但无法夺得冠军的事实感到不满。当然,我们也对这样的成绩不满意。今年,我们再次倒在了点球大战中。这是一个我们无法接受的结果,全队上下都努力了,奋斗了,然而依然与冠军无缘。"

但是随后上任的主帅巴乌萨成功说服了梅西回归,而梅西也表示当时是因为头脑发热才说出了那番话。而真正懂梅西的球迷恐怕也知道,连续失去夺冠的机会,梅西承担的压力有多大。

在随后进行的世界杯预选赛中,梅西率领的阿根廷一路磕磕绊绊,在最后一场比赛中阿根廷队3比1战胜厄瓜多尔,梅西上演帽子,以一己之力将阿根廷拉入世界杯。

在俄罗斯世界杯上,阿根廷折戟16强。世界杯结束后,梅西再次退出国家队的流言四起,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真正的告别。我们也只能希望能够继续看到梅西率领的阿根廷在今后的比赛中有着上佳的表现,圆了梅西国家队大赛冠军的梦想。

5.德国球星巴拉克

作为德国队的传奇队长,1999年开始,巴拉克连续12年为国家队征战,成为德国足球历史上最伟大的13号中场球星。这名为国家队出战98场,打进42粒进球。2010年3月3日,德国队在热身赛中0∶1不敌阿根廷,这是巴拉克最后一次代表国家队出场,随后他因为受伤错过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遗憾的是,巴拉克在12年的国家队生涯里未能获得冠军,最好成绩是2002年世界杯亚军、2006年世界杯季军、2008年欧洲杯季军,以及2005年联合会杯的第三名。

理念之争。接受德国足球传统文化熏陶的巴拉克,严谨专注,斗志昂扬,甚至略死板,是铁血队长的典范。他习惯用愤慨、吼叫传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像新生代那样,委婉、含蓄地表达观点。而与此同时,德国队却是一支日渐散发着浓烈青春荷尔蒙气息的球队,这自然与古板的巴拉克有理念上的冲突。

2008年欧洲杯,第1次带德国征战大赛的勒夫大力提拔年轻一代,死板、禁锢式的管理不再是主题,开放、开明是这支球队的新风格。欧洲杯期间,身为球队"后勤主管"的比埃尔霍夫成为巴拉克炮轰的对象,因为他允许太太团探营球员驻地,这在巴拉克看来是"败坏风气"之举,而还是在国家队当队友期间,巴拉克便与比埃尔霍夫有着不小的矛盾,这一事件自是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虽然以身作则,让自己的妻子、孩子留在伦敦,但巴拉克的举动显然没有得到全队的大部分人的支持。球员依旧是有佳人相伴,联欢派对不断。然而小组赛次轮德国1-2负于克罗地亚,巴拉克发火了。

矛盾在决赛输给西班牙后彻底爆发。比埃尔霍夫接受赞助商邀请,率领全队与球迷作秀,嗨歌狂欢,巴拉克愤怒离席:输掉欧洲杯决赛,哪有心情纵情声色?

老将与新人。2008年之后的,德国队进一步加快了年轻化步伐。的挚友被打入冷宫,违纪(不满未入大名单擅自离开国家队)被勒夫除名,巴拉克自己也因伤休战,却得不到勒夫的慰问。

为了,也为了维系老将尊严,又一次公开对发飙了:"(我接受脚踝手术之后)勒夫就没问一句关于我的伤情,我很惊讶,这和过去大不相同。勒夫大量启用新人?球队应保持年龄结构的合理性,新人老将搭配,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夺得。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我对2010年世界杯夺冠不抱太大希望。"

过去一直容忍的,这次奋起回击:"有事跟我说,别在媒体前发泄,让我感到失望。启用年轻人、排兵布阵是我的权力,这不该有争议。"足坛人士对巴拉克群起而攻之。时任主席的茨旺、"也发声支持勒夫。 与德甲巨头拜仁的矛盾。2006年夏天自由转会加盟,当时的切尔西,阿布刚刚入住不久,"金元足球"的浪潮开始席卷欧陆大地。而当巴拉克最终转会切尔西,却与拜仁结下了不可调解的矛盾。巴拉克最后时刻转会,让之前一直苦苦与其续约的拜仁不仅面子上挂不住,更重要的是,让拜仁没有足够的时间选择替代者。更是怒斥巴拉克:他就是为了钱! 当足坛串泰斗人物将视为不忠、不义的"捣乱者"时,这位钢铁斗士的国家队之路更加举步维艰。

自身的伤病。对来说,更悲情的还在后头——2010年5月决赛VS,巴拉克重伤,无缘。任命为队长,年轻的、、、挑起大梁,没有巴拉克,德国照样血虐,狂胜。这样看来,没有巴拉克的德国队是不是会更好?

千年老二。13这个数字,在西方人眼中,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但巴拉克偏不信邪,仍然选择这个数字作为自己的球衣号码。而结果是,巴拉克继续着他的衰命。德国0∶1不敌西班牙获得欧洲杯亚军,这是巴拉克在社区盾杯、联赛杯、英超、欧冠之后,获得的第5个亚军,也是他13年职业生涯的第13个亚军。或许这种带有"亚军光环"的气质,也让球队对于有没有这位队长不再那么上心。

队长之争。2010年世界杯,是看客,杀进8强之后,巴拉克专程来到南非为国家队助威,现场见证4-0大胜一役。可半决赛德国VS西班牙之前,著名的"队长之争"事件爆发。公开声明:我很享受,还想继续当队长,不会自愿放弃袖标。 没有立刻回应,在发声之后的第二天晚上,巴拉克离开南非,回到。你可以想象当时剑拔弩张的气氛,浓浓的火药味,一场更衣室政变正在激烈上演。

的背后有庞大的支持势力,在媒体看来,拉姆只是说出全队的心声而已,他挑起的队长之争,其实是得到授意的——后来回忆"队长政变"时也认定,这是勒夫一手导演的好戏。据说在更衣室,至少有、、和4大核心力挺拉姆。

岂是妥协之辈,结束之后,巴拉克强调,自己仍然是队长,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继续当队长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或许,巴拉克只有1位真正的支持者:前锋。队长之争闹得最凶的时候,基斯林说:"对我来说,巴拉克就是队长,他缺席世界杯的唯一原因就是受伤。"

后来再也没有入选了。

绝唱。谁也没想到,国家队绝唱竟然是2010年3月0-1负于一役。巴拉克仍然盼望着回归,但数次暗示巴拉克,希望他识趣隐退,倔强的巴拉克不予理睬,2011年6月,勒夫单方面宣布巴拉克退出国家队——确切的说就是除名。

相逢一笑泯恩仇

落幕。退役之后的从事解说工作,这些年,巴拉克也批评过、,也赞美过曾经的"仇人"。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2013年9月对之前,德足协为巴拉克举行告别仪式,以及拉姆国家队百场纪念仪式。巴拉克拥抱勒夫,与拉姆同框,往日恩怨已成过去。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杂志官网

时代汽车期刊

造纸装备及材料邮箱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