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默认球设计大铁锅百年世界杯用球进化
2024年06月05日 静态资讯
眼下正值第21届世界杯在战斗民族的地盘上开赛,球迷小伙伴们四年一度的盛大啤酒节又在各国(除了中国)球迷嘶吼声的萦绕下达到高潮。殊不知绿茵场间的厮杀其实已经持续将近九十年,而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更是有百年之久,足球作为这项全人类最受欢迎运动的绝对主角,亦是经历了百年的改造与完善,今天铁锅菌就带大家炖一炖百年足球设计的进化史吧。
梅西痛失点球,至此阿根廷队整场比赛再也没有机会叩开冰岛队的大门
第21届世界杯开赛第三日阿根廷对阵冰岛的比赛中,梅西一记低平球被守门员哈尔多松扑飞,全场唏嘘一片。时至今日,基于足球设计本身的技术含量已不可和这项运动初始时同日而语,人类对于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促使着人类将已知关于空气动力学及相关一切物理知识应用于这个615.8立方厘米的球体上。所以梅西今日的射门回溯至一百年前,很有可能就是一记世界波级别的绝杀球。有的小伙伴可能不信了,在没有真正可信数据的前提下,铁锅菌何以做出此番论断?大家别急,下文中本编将为大家罗列出切实可信的依据。
1930年第一届乌拉圭世界杯用球之一
我们心目中的足球往往是经过精心裁剪、拼接并有着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完美球体,然而足球设计并不是这种运动诞生起就有的,在其发展的道路上也并非顺风顺水。上图为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的用球之一,为什么说是用球之一呢?主要是第一届世界杯时FIFA官方完全没有意识到一个小小的球体的轻微的体积或是质量变化亦或是加工工艺的不同会对整个足球运动带来什么影响,说白了就是“只要看上去是一个能在地上滚动的球体就可以被用在世界杯的比赛中”,所以每场球都由比赛双方各自提供,协商选择。再加之当时除了阿根廷,整个南美洲没一个国家有成体系的轻工业部门能够支持世界杯用球生产,足球的设计与批量制造就更是个笑话。故而,小编所能得知的第一届世界杯用球就有好几种样式,每一种的重量与尺寸还都不尽相同,为什么呢?因为它们都是手工制造的!据说当时的手工匠人以牛膀胱为内胆,外皮以牛腹部质地较为柔软厚实的皮作为原材料,为使牛皮不受温度的变化而变形,聪明的工匠将牛皮裁切11份,均匀缝合,而且裁切过的牛皮还可以使整个球体的中心更加接近于球的圆心,所以这种对于外表皮的裁切处理的原则在经历足球运动的无数技术革新后依然被坚定地沿用下来。然而这种足球的缺陷却也十分明显:牛皮与人皮相似,是不防水的。我们洗澡时间长了皮肤会皱,对,铁锅菌的意思是:大雨中的牛皮足球,有着更丰富的纹理层次及肌理质感~~~~,踢起来脚感也更加沉稳了呢(皮一下)。天气热的时候软如棉花糖,天气一凉,再加上下雨,那一脚下去要是脚腕肌肉力量没跟上的话,怕是要自废武功,毕竟那个年代云南白药还没有走出云南。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说他嫉妒现代球员,不是因为钱,而是他们能踢到更舒服的足球,在50年前,一旦遇水,他们的足球就像板砖一样。所以这种没有标准用球的世界杯到了决赛阶段乌拉圭和阿根廷都坚决使用自己的足球,裁判于是决定抛硬币抉择,上半场用阿根廷的足球,下半场用乌拉圭的足球,结果,上半场2:1领先的阿根廷下半场被连扳三球,2:4丢掉了雷米特杯(当时世界杯奖杯名称)。(手动脸黑一个)
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FIFA官方指定用球Federale 102(费德雷勒 102型)
时间来到1934年的意大利世界杯,当时的意大利正值墨索里尼统治之下,这个连自己亲女婿都敢杀的意大利独裁领导人当然不会放过世界杯这样展示“亚平宁”之辉、“真正罗马人”之后的大好机会,所以对于整个意大利来说,如何夺冠是他们举办这届世界杯的根本目的。
“要么夺冠,要么去死!”
讽刺的是最后的决赛在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展开。在意大利独裁者、资深球迷墨索里尼看来,像捷克斯洛伐克这样没有悠久历史,毫无荣誉(1918年才建国)的国家也敢与伟大的“罗马帝国传人”——法西斯的意大利相对抗,简直是对他本人的挑衅,决赛前,墨索里尼明确要求意大利必须拿冠军:“这是个选择题,要么夺冠,要么去死。”6月10日,惨烈的决赛上演了。离比赛结束将近20分钟时,捷克斯洛伐克队率先破门,墨索里尼的脸一下子就黑了,意大利队员立刻奋起直追,最终赢得了比赛。可以说,意大利能赢得比赛的原因很多,有墨索里尼的高压、有球队成员超强的求生欲,以及很重要的:费德雷勒足球简直是足球历史上除过维京人的头(现代足球的雏形来源于英国人赶走维京人后用死去的维京人脑袋娱乐的一种活动)最难踢的足球没有之一。很遗憾的是,这款足球还是经过意大利当局专门设计成批量生产的世界杯专用球,从FIFA的角度讲,有了自己的专用球是组织的专业性上升到了新的层次,但对于球员和观众来讲确实是一次彻底的灾难(当然我们不排除这是法西斯政府故意所为)。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这是足球史上第一次针对足球这种体育用品进行专门的设计,不可否认意大利这种追求标准化,将功能与审美相结合的做法是设计界尤其是产品设计界的一次伟大进步,但奈何在没有严谨的技术指标与功能要求的情况下,仅仅追求完美的球体以及精湛的制作工艺(为了保持足球表皮的完整性特意加厚了外皮厚度,致使雨天运动员头球行为无异于拿头顶板砖)这样的足球只能存在于FIFA的展陈柜中。毕竟,足球首先是用来比赛的,功能性的指标是设计首先需要照顾和满足的,平整的外观给予人们的审美情趣是为锦上添花,所以当时有很多球员抱怨费德雷勒102型足球甚至不如第一届世界杯所用的莫德洛 T。
足球设计在世界杯的首秀以惨败告终,文章开头就讲了:足球设计的进化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费德雷勒 102型足球以它的失败告诉了FIFA,告诉了举办世界杯的每一个国家:优秀的足球设计对于一场公平且精彩的比赛是多么的重要。足球运动是22个人的对抗没错,但球场上的主角从来就不止是运动员,1938年,足球作为世界杯的明星登场了!
像球一样的马奇诺防线
1938年的世界局势已达全面战争爆发的零界点,我国此时正与侵华日军全面开战。在欧洲,德国奥地利合并,法西斯剑指加利西亚俯视整个欧洲。我们的东道主法国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承办了第三届世界杯,当时的法国陆军用着最烂的轻武器装备守在全世界最好的马奇诺防线中,然而这样的法国却设计出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杯专用足球。
这届世界杯的用球有一个十分俏皮的名字“Allen”,乍听之下丝毫感觉不到这一年的世界有多么的糟糕, 而艾伦这个足球也是一反前两届世界杯足球“T”字形皮革的拼接方式,而是采用了更为简单的垂直凭借的方式,这种拼接方式更接近于现代排球的工艺,拼接皮子的数量也增加到了12个,偶数的皮子数量以及新的拼接工艺带来的是更圆的球体、更高的球速还有更加美观的外形。
“coupe du monde”法语中世界杯的意思,世界杯官方用球的文字首次出现在了比赛用球上。
小编认为“艾伦”在当时是一款结合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足球,皮革的颜色与文字印制的字体呈现方式在30年代的法国都称得上是时尚,自此足球开启了在球体上印制文字及图案以做装饰的时代。
非常讽刺的是,球体上“coupe du monde”这段文字追寻英文词根的大意是“世界大变革”,法国世界杯结束后的半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数以万计生命消逝陨落。优秀的足球设计带给了世界杯激情与公正,而世界杯却没有缝合这个世界的间隙与怨恨,完美的足球诞生在了不完美是时代,世界杯因此停办了整整12年!但这不代表人类对于更强、更美的追求步伐的停滞。足球的进化从未停止,绿茵场上的硝烟从未消散。
下期百年世界杯用球进化史我们将设计二战后至冷战时期的世界杯用球变化,这种历史大背景下所体现出的设计思潮将是颠覆性的。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文值得一看,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春风吹佑升”,我们将带您以设计师的眼光剖析生活中一切有意思的事物!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设计供销社,文章图片转载均已获得原使用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