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光轴

老一辈错误育儿观的例子父母之间教养观不统

2024年06月06日 静态资讯

不惑之年的马伊琍,最近凭借《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这个角色又狠狠地火了一把。

前几天,参加某节目,从罗子君这个作女角色聊到了当妈妈后的成长。

她爆料说,自己小时候接受父母严格教育,犯错误经常被打。当妈后就这样怀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对大女儿的管教也十分严格。

她举了个例子。大女儿爱马一岁多的时候,吃饭时喜欢把饭碗扣在自己脑袋上。马伊琍很生气,让爱马把饭粒一颗颗捡起来。有一次,爱马边哭边捡,捡不干净,马伊琍就让她把小手伸出来,在手心打两下。打完,还发了微博朋友圈。

在外面拍戏的文章知道之后特心疼,他立刻打电话给马伊俐:“你怎么可以打女儿!”

“就打个小手心,至于吗?”马伊琍说着就把电话挂了。然后,文章又马上打家里的电话,还哭着给岳父告状:“她打我女儿……”

马伊琍说,虽然文章小时候也是被父母揍大的,但是相似的成长经历却导致了不同的教养观念。和马伊琍不同的是,他不想让女儿再遭受和自己一样的童年经历,想要给女儿更加美好的童年,所以坚决不让马伊琍打女儿。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孙俪也在微博上爆料,自己在给妹妹立规矩的时候,爸爸总是袒护。并说:“爸爸在家就是我教育孩子的绊脚石。”邓超看到这条微博,马上评论道:“你是宠爱我小情人的绊脚石。”

其实,在育儿过程中,父母双方教养观念不一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绝大多数父母都曾因为教养观念不一致的事情而争吵过。

本来无可厚非,因为每个人的观点就不尽相同,更何况是在不同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两个人,按照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养育孩子,那么教养观念不一致也在所难免。

然而,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却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

容易养出没规矩的孩子

教养观念不一致最容易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规矩难立。

就像孙俪在微博里所抱怨的那样,她在给妹妹立规矩的时候,爸爸偏偏因为宠爱女儿而从中阻拦,这样规矩自然立不下去。所以,她指责爸爸是她教育孩子的绊脚石。

所以,在给孩子立规矩的过程中,全家人的态度都应一致,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否则的话,孩子很快会找到家长之间的“空子”,甚至变得不明是非、不讲道理,难以教育,这种局面一旦形成,想要扭转就会更加困难。

容易养出 “心机”宝宝

另一方面,教养观念不一致还容易养出从小便会察言观色的“心机”宝宝。这个问题在隔代教养家庭尤其明显。

有位妈妈曾经给积木育儿留言:

我的宝宝太有‘心计’了,他总能看出来谁能对他的要求逆来顺受。平时奶奶是最惯着他的,我和爸爸会对他要求比较严格。

所以,每次我和爸爸在家,他都能遵守约定,看电视每次只看20分钟。可只要我们上班去了,他就会经常会一看一小时,奶奶根本管不住他。

当然,除了老人,可能家里的爸爸/妈妈,也会成为比较溺爱孩子的一方。只要有一个大人在很多时候无原则地满足宝宝的需求,都可能导致孩子在不同的大人面前表现差别非常大的现象。

那么,在育儿过程中,我们要怎么避免教养观念不一致带来的问题呢?

❶ 可以有争论,但不要有争吵

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争论,或出现了争吵,该怎么办?

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接触争论,争论不怕,可以让孩子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要争吵,尤其是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得面红耳赤。

孩子会学到一点,那就是“谁的声音大谁就赢了”。其实,有时候我们看到小孩子外出的时候,有些小孩儿特别霸道,他会跟别人抢玩具,还会很大声地说话。这时候,其他的孩子就不敢吭气了。所以,他就会更加坚定地认为“谁的声音大谁就赢了”。

但是,当我们长大成人后,一定会知道“并不是谁的声音大,谁就能赢”,反而是声音越大,越容易出问题。所以,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听到争论,但是不要让宝宝听到争吵。

❷ 确定养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如果爸爸妈妈就有很多意见是相左的,该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确定一个“第一责任人”,即负责宝宝的吃喝拉撒睡,以及生理上的需求满足,并给宝宝一个正确的引导——这个引导者一定要是这个第一责任人来做,我建议由爸爸妈妈来担当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如果爸爸妈妈觉得,自己不能够担当,自己还比较年轻,自己都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就有了孩子,而又觉得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也没有问题。但是,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以后,爸爸妈妈一定要把这个“棒”接过来。

如果确定好了“第一责任人”,那必须要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即使遇到再大的分歧,也要由第一责任人做最后的判定。

比如,“第一责任人”说宝宝现在不许吃手,那么,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坚定地说“宝宝现在就是不能吃手”。如果“第一责任人”说孩子现在就是吃手的年龄,让他吃手。那么,其他家庭成员都要遵守这个规则,即使是他不在场的情况下,也不能随意打破。

❸ 保持自我成长

除了确定“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外,还有就是这个“责任人”必须有一个开放、稳定的心态,虚心听取其他家人的建议,并不断学习,保持自我成长。育儿先育己,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更应如此。

在这点上,马伊琍其实做得不错。她坦言,二女儿出生后,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所变化——两个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让她意识到,用体罚的方式并不能“管好”孩子,她开始学着用平等的方式更加成熟地对待女儿。

她说,当初对大女儿艾玛讲的那些道理,可能对一岁多的孩子来说有点早了,“礼貌和规矩是两回事,她拿饭碗扣在自己脑袋上可能就是因为好玩,如果换做别的家长,可能会认觉得她很有创造力呢。而我却认为她在浪费粮食,还给她扣了个帽子上去,打了她手心,其实我后来也挺后悔的。”

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怎么养孩子,我们都需要学习,我们需要自我成长。

这样,孩子才能在一个更稳定的环境下,跟着父母一起成长。

更多内容,请看:

孩子打人,可能是你默许的!聪明父母这样做,特别是第三招,太好用了

在对待孩子爱看电视的问题上,很多父母的做法都错了,后悔才知道。

赴美就医中介机构

国外医疗中介服务中心

国际医疗咨询公司

国外医疗中介公司排名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