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育儿偏方秘方面对育儿偏方家长要增加免
2024年06月19日 静态资讯
插图/宋溪
疫情期间,居家生活的孩子们普遍缺乏户外锻炼,健康问题多发,育儿偏方也在此时大行其道。据北京晚报报道,一名3岁的小朋友近日被热水烫伤后,差点被奶奶按偏方抹盐“消毒”,询问医生才知这很可能造成进一步感染;一名8岁的哮喘小患者,被舅舅要求停用激素,并喝下其精心研制的“治病”药酒,致喘息发作,险些丧命。此前,更有执迷“解锁趴睡”的年轻妈妈,任婴儿嚎啕大哭不去查看,发生窒息惨剧,令人心痛。一桩桩惨痛的教训不断发出警示,所谓育儿偏方,往往会带偏科学育儿的正路。
随医疗资源不断拓宽、科学常识日益普及,一些过于极端拙劣的偏方已失去市场。诸如喝开水消毒、吃活蝌蚪去火等,一听就是不靠谱的方子,家长自然不信。不过,在烫伤抹盐消毒、挤乳头防止内陷等似有道理的偏方面前,家长们的判断力就开始飘忽不定了。一来,有些愚昧思想根深蒂固,代代相传,偏方也随之流传。当偏方被冠以“祖传秘方”的名号,辅以曾见奇效的案例,也会自带神乎其神的色彩。二来,多数家长虽明知这些偏方不可靠,却怀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认为即使没用也不会有害。孩子被家长视若珍宝,偶有小病小灾,家长难免会病急乱投医,这也给了偏方不少生存空间。
育儿偏方真的豪无危害吗?这是抱有侥幸心理的家长应谨慎思考的问题。在媒体报道中,医生对烫伤抹盐的点评、8岁哮喘小患者喝药酒的遭遇以及趴睡窒息惨剧,已经接连给出了答案:家长本想依偏方帮娃救娃,结果却成了坑娃害娃。不可否认,有些育儿偏方依据一定的科学道理,也曾在个别病例中“显灵”生效,但家长万不可因此就忽视了这些轻则致伤、重则致命的偏方危害。试想,是拿自己孩子当偏方的试验品踏实,还是到正规医院科学就医靠谱?再者,有些育儿偏方即便无危害,也会误导家长对治疗方向的把控,以致贻误病情,甚至酿成大祸。
既然偏了,社会便应当主动纠偏。首先,家长要提高医学素养和常识储备,增加对各类偏方的免疫力。同时,医疗部门也应对流传广泛、应用频繁的育儿偏方做出权威解析,帮助家长提高甄别能力。现在,不少官方辟谣公号活跃社交平台,专门击破谣言、揭露真相;相关部门不妨也开个“纠偏”频道,既可以为有科学依据的偏方正名,也让害人不浅的偏方“现形”。此外,医疗资源还要继续发力,惠及更多百姓,使患者不因投医无门才求偏方“显灵”。
听信偏方不如相信科学;冒着适得其反的风险任偏方指路,不如早点踏上就医正道。要不要依偏方育儿,更事关孩子的生命安全,一点也马虎不得。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殷呈悦
编辑:殷呈悦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