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照相机电池

育儿安慰医生坏孩子闹情绪这样安慰最有效不

2024年06月19日 静态资讯

先说一件昨天发生的小事。

接近中午时,我为一名腹痛的六岁小孩做检查,是他父母陪着进来的。在父母催促了好几遍之后,他不情不愿的躺到床上,做检查的过程中他极其不配合。我问他哪里痛,他也不正面回答,只是嘴里一直喊“好痛,你们不要碰我!”

同事以前经常和我打趣说“还有力气闹腾的孩子多半没啥大事”,这孩子基本就属于同事说的情况,营养良好、面色红润、腹部柔软……关键是有力气闹腾。

就在我试图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他爸爸突然很生气的冲着孩子吼了起来:“我告诉你,你今天不做完检查就不要回家了!午饭也别吃了!快跟医生说你哪里不舒服!你不是喊肚子痛吗?你奶奶白天半夜给我打了十几个电话,你一个人生病,让全家跟着受罪。我现在带你来看最好的医生,你给我配合一点!”说完就摔门出去了。

孩子妈妈虽然不像她先生那样情绪激动,但是耐心似乎也被耗光了,一个劲的让孩子不要闹,乖乖配合检查。

我本想让家长先带孩子出去安抚一下他的情绪,等他不那么抗拒时再继续检查。见他父母的反应,我瞬间打消了念头。这会儿让孩子出去,他不但得不到安慰,很可能还会受到父母的责备。

事后我向同事问询了孩子的检查结果,不出所料,他的各项检查指标都是正常的!

我会有这样的猜想,只不过是因为孩子提到“妈妈捂着肚子的时候会好一点”,以及孩子妈妈说奶奶打了很多次电话,他们夫妻特意赶回来陪孩子看医生。

我并不想指责孩子的父母,相信他们也已经尽力抽时间了。但是我仍然有几分心疼孩子,他只不过是渴望得到更多父母的陪伴和安慰。

这件事让我对如何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有了更多思考。

年幼的孩子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小事情感到生气、难过或者沮丧。我们会觉得生病的孩子更爱撒娇、更难哄,那是因为伤病不会立即消失,而是会持续困扰他们一段时间。孩子们处理不了自己的情绪,只好用这种“磨人”的方式向亲近的人求助。

作为成年人,我们回应的方式往往倾向于忽视、批评或淡化孩子的感受。如果你理解不了,那么来看看下面三句话是不是有点熟悉呢?

“小小年纪哪来的烦恼!”

“我早就告诉过你多穿点,现在感冒了吧!你说这能怪谁?”

“不就是摔了一跤,又不痛,快起来!”

我相信说过这类话的家长已经察觉到它们起不到安慰作用了。因为这样的安慰通常是带着“目的”的,我们不应该期待孩子能像大人一样迅速的平复情绪,或是期待他们不要发泄情绪。很多大人尚且不能做到,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的情绪表达提出过高的要求。

但是这部分家长并不是不爱孩子,他们在发觉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之后,也是真诚的希望能做些什么。只是他们的方法不太合适,结果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崩溃。

如果你本身是个不擅长安慰人的人,那么什么都不做是不是更好呢?

不完全是!忽视或淡化孩子的负面情绪,单纯地等待时间来解决问题,并不能真正帮助孩子处理情绪。反而可能会以其他方式影响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

如果你不擅长用语言表达你的关心,那么请平静的陪伴在孩子身边!保护他们,避免他们因情绪过于激动而造成破坏或伤害自己。在适当的时候,替他们擦掉眼泪,给他们一个拥抱,用行动告诉孩子你会陪伴并支持他们。

我是石头麻麻,关注我,解锁更多育儿知识!

美国医疗中介服务北京

美国就医

安德森医院服务中介电话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