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德国世界杯44年前那场世界杯决赛
2024年06月19日 静态资讯
人们总说历史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但在1974年德国世界杯决赛荷兰对阵西德的比赛中上,失败者荷兰队却多少改变了这段名言所赋予的意义。
四十多年过去了,仍旧有人记得这场决赛的一幕幕,除了西德球员贝肯鲍尔、盖德-穆勒、门将迈耶尔外,球迷们仍对荷兰球员克鲁伊夫、门将约翰-雷普以及在决赛上首开纪录的内斯肯斯难以忘怀。因为在那时,克鲁伊夫和主教练里努斯-米歇尔斯领衔的荷兰队用创新的全攻全守理念,用具有节奏和侵略的技术赢得了民心。
荷兰队在1974年世界杯决赛上以1-2的比分输给了西德,但成为头号失败者的他们并没有因此失去在那届世界杯上受到的喜爱。如果没有内斯肯斯和克鲁伊夫在那届世界杯上产生的影响力,就没有如今的巴塞罗那甚至瓜迪奥拉的曼城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力。
如今的足球是一项身体对抗极其激烈的运动,它始终对球员出色的球技以及在球场上的控制力产生令人窒息的冲击力,因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荷兰队在那届杯赛中以极其艺术的技巧闻名于世,在慕尼黑决赛前,他们分别2-0战胜了乌拉圭、4-0击败阿根廷、2-0力克巴西。在通往决赛前的6场比赛里,荷兰队仅仅失1球。他们用自己在球场上的表现改变了外界对他们的看法,不仅只有桑巴军团等南美洲国家可以踢出美丽的足球,这支来自欧洲西部小国家的球队也可以在球场上用双脚画出动人的舞步。
当然荷兰至今依旧是“无冕之王”,但在那届杯赛上,他们是时隔36年再次与世界杯重逢,此前他们也没能在1972年比利时欧洲杯上出线。但当年那支多年后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的荷兰队却是一支不可预知的力量,因为阵中的大多数球员效力于1971、1972、1973年欧洲最出色的俱乐部阿贾克斯。
克鲁伊夫是球队的支柱,是球场上运动和智慧的驱动力,但是那支荷兰队人才济济,包括他们的主教练米歇尔斯,他是一个有计划的人。当时全攻全守的荷兰队在场上时刻用人数压制对手来尽快恢复控球权。他们也成功了。
即使是在德国人的主场,拥有出色状态的荷兰队也对最后的决赛保有信心。事实证明了一切,在荷兰队开球后,西德队迅速退回到了自己的半场,橙衣军团自信的在西德球员面前传导了13次球,直到传递给克鲁伊夫的第14次传球后,荷兰球星开始从中场撕裂西德防线,突破至禁区内后西德球员霍内斯不得已将他铲倒。来自英国的裁判泰勒毫不犹豫地判罚了点球,不到60秒,荷兰队就赢得了一粒点球,产生过程中西德球员甚至没有碰到过球。
在当时那个时刻,荷兰队有理由证明他们是优越的,参与那场比赛的德国边锋霍尔岑拜因日后这样回忆道“我们在通道里盯着他们的眼睛,他们好像在说:‘你们今天打算输几个?’我试着看着他们的眼睛,但我做不到,我们自感渺小。”
德国球员这种鲜为人知的感受,正是衡量荷兰变得多么强大的一个标准。
尽管如此,荷兰球员依旧是人类。内斯肯斯在对阵保加利亚的比赛中打进两粒点球,其中一粒踢了两次,但当时他仅仅只有22岁,后来他回忆到在决赛主罚点球的感受:“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我几乎没碰到球,甚至感受不到热度。然后你必须在80000个对你不利的人面前罚点球,当然全世界都在看着你。”
然而内斯肯斯从未罚失过点球。他跑了起来,身体冷了,整个世界都在注视着:“在跑到最后一步时,我想‘不,我要打向另一遍’。”西德门将马耶尔扑向了他的右手边,而内斯肯斯则射向了中路。这是一张有历史气息的点球照。
然而,荷兰队没有赢得这场比赛。半场结束前,保罗-布莱特纳为西德扳平比分,之后盖德-穆勒打入反超一球。是贝肯鲍尔举起了冠军奖杯,而不是克鲁伊夫。但那支全攻全守的荷兰却被后人所铭记,第二名并不是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