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66条为民众提供判断信息真实性标准
2023年09月06日 静态资讯
健康66条为民众提供判断信息真实性标准
如何提高健康素养
我着重讲一下公民个人如何提高健康素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专业机构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但作为公众个人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政府和专业机构应该为公民创造支持性环境,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同时应该给公众提供权威的健康类信息,同时还应该和媒体合作。大家知道,媒体是我们进行健康传播的重要载体,我们怎么样和媒体合作,使他们能够为公众提供服务。
创造支持性政策环境是指国家各相关部门应该以人为本,围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标各负其责。我们应该制订一些有利于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政策,并且把这些政策细化到公众健康水平提高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我们说让老百姓注意合理膳食,盐的舍入量过高会引发高血压,高血压是慢病危险因素之首。比如北京市给大家发放盐勺、油壶,这些既是具体手段,让老百姓知道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给老百姓强化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自己盐和油的摄入量。如果老百姓不了解这些情况,你发的勺子小了,老百姓多用两勺盐也一样达不到降低盐的摄入量目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就是使那些吸烟人的行为受到抑制,避免不吸烟的人受到二手烟的危害,这些都是政府部门应该给大家提供的支持性环节。国家在制订卫生事业规划时都把健康素养和健康行动作为重要的内容,因为要给公众提供便利条件。
加强健康教育,对公众提供健康信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我国的战略选择,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低、收益高的措施,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居民的健康素养得到提高。健康教育按照专家的定义就是指我们以传播教育和行为干预为手段,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促使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健康教育需要有强有力的机构为大家提供信息,通过健康的讲堂这样的平台进行传播,公众接受信息后内化为可接受的健康行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对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作为我国目前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项。我们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和工作网络,规范健康教育服务,促进居民参与,这些都是政府和专业机构要做的事。
积极构建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目前大量信息困扰着老百姓,缺乏医学素养的人很难辨别哪条信息是正确的,可以采纳的。这是我们专业机构的责任,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携手中华医学会这样的学术团体,共同为老百姓提供权威、科学的信息。所以我们要打造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我们还要告诉老百姓怎样判断一个信息是科学权威的,我们还要告诉媒体,怎样传播科学的信息。媒体也要判断,不能说你传播出的信息自己都辨别不出对错,媒体也需要提高健康素养。比如看到一条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信息,怎么判断?首先看信息的源头,谁最先提出这个信息。如果是一个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就是一个病人,虽然古人说久病成医,但个人对疾病的理解能不能是权威信息?我们恐怕要斟酌。它有没有科学研究支持?是基于个人的奇思异想还是基于科学研究?我很担忧现在市面畅销的保健书籍,作者没有医学背景,编辑没有医学背景,出版单位没有出版医学类书籍的资格。所以我们现在必须给老百姓提供权威的信息,而且教会老百姓识别信息、科学权威的标准。因为健康类的信息就相当于生产的产品,产品是否合格,得有判断。不能说随便一个人说一句话,媒体一广泛传播,老百姓就接受了。前段时候说牛奶不是人吃的,是人吃的。电视台、广播、报纸一宣传,我们回去不喝牛奶了,改吃别的东西了。而说这话的人恰恰被当成诈骗犯给抓起来了,但老百姓都照做了,这就反映出媒体和老百姓的健康素养不够高。当一些说法出现时,公众个人包括一些权威媒体都没办法判断信息的对错。我们作为权威机构没办法逐条告诉大家哪个对,哪个错,我们只是给出一些标准,用这个标准告诉老百姓它的可靠性。首先信息源怎么产生的?比如首先是专家研究出的结论,媒体要把这个信息转化成通俗易懂的信息,转化的过程中转化得对不对?如果转化的人本身不懂医,专家研究出来的成果是那样,但他转化过程中成了另一种意思,所以我们要对传播过程中进行判断。如果你拿到的信息没办法理解,难以操作,信息的正确和权威性就值得怀疑。
- 上一篇:肱骨骨折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肱骨骨折后遗症有哪些
- 下一篇:中医养生课堂:夏季女性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