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道理小窍门因为所以科学道理想要知道就
2024年07月15日 静态资讯
科普是一扇激发好奇心的窗。
作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市,开远一直不断探索提高群众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全力推进各项科普工作,积极建设科普惠民工程、开拓基层科普阵地、打造科普精品,借由各类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开科技强市之门,形成科普工作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域协同的良好格局。
今天推出《用科普点亮城市智慧之光》系列报道第一篇,我们先去开远的科技场馆逛一逛~
“你们好,有预约吗?有的话请出示一下二维码,我们工作人员扫一下……”
今年7月7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开远市科技馆,展区面积5000余平方米,共有“自然之光、生命之光、人文之光、工业之光、未来之光、科学家走廊、趣味科普打卡墙、科普花园”八个展区,拥有各类展教展具130余件(套),涉及多种门类的基础学科及应用技术学科,是目前红河州综合性最强、标准化最高的科技馆。
市科技馆的落成,标志着曾经流动的科技馆变成“落地展”,成为全市群众接触科普教育的主要场馆。
市科技馆配有讲解员,专门为参观群众答疑解惑。“在讲解过程中,有很多市民,特别是小朋友们,他们对科学的热情非常高涨,对所有东西都充满好奇,围着我问东问西,我也对他们一一做解答。”讲解员林子渝说。
每到特色展教展件定时开放时间,那便是科技馆最热闹的时候。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深入体验,在玩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家长郑倩玲说:“在家门口就可以参观科技馆,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又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我觉得挺好的。”
“2楼萌芽实验室,今天早上安排了无人机课程,小朋友们已经陆续到场,请志愿者在现场做好签到工作,做好上课准备……”
正在用对讲机指挥工作的是市科技馆馆长黄雪芬,当天,科技馆萌芽实验室的无人机课程开课。黄雪芬介绍,为延伸场馆功能,馆内除了设置常设展区,还开设无人机、机器人、科学实验、科普课堂等特色课程,对预约的小朋友免费开放,目的是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拓宽科普渠道。
市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用科普资源助力“双减”,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也为省、州乃至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培育“科学种子”。
陶家淇 摄
在市科技馆落成前,开远为增强公共科普资源供给和服务,已建成仁者村委会、星光社区两个微型科技馆,辐射带动周边学校和群众深入进行科学体验,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助推乡村振兴。
仁者村委会微型科技馆
星光社区微型科技馆
仁者村委会微型科技馆共有43.8平方米,内设10个展区,可在机器人带领下进行参观。馆内以航天航空、前沿科技为设计思路,很受群众欢迎。
星光社区微型科技馆每天都开放,每到周五放学时,附近学校会组织学生到此参观。每逢暑假,社区还会组织辖区的留守儿童参观体验,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播撒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离不开科普阵地的建设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的科普场地建设
让科普阵地作用更明显
让科普之光洒向城乡
文、图 | 林熙傜 杨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