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隔音板装修图片欣赏大厅的混响设计和吸
2024年08月13日 静态资讯
确定最佳混响时间(以500Hz为基准)
混响时间计算
根据体型,求出厅的容积V和内表面积S
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混响时间,计算出大厅的平均吸声系数
确定材料、构造及面积
吸声材料与吸声结构
材料的吸声性能:着眼于声源一侧反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反射声能要小
吸声材料的结构特性是:材料中具有大量的、互相贯通的、从表到里的微孔,也即具有一定透气性
工程上把吸声系数比较大的材料和结构(一般大于0.2)称为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
朝向自由声场的洞口,吸声系数1.0
不朝向自由声场,如舞台台口,吸声系数≈0.3~0.5
多孔吸声材料
多孔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吸声材料。主要包括玻璃棉、岩棉、泡沫塑料、多孔吸声砖等
多孔材料吸声是将声能转换为热能,必要条件:
材料有大量空隙
空隙之间互相联通
孔隙深入材料内部
多孔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中高频吸声性能;背后留有空气层的多孔吸声材料还能吸收低频
影响多孔材料吸声特性的主要因素
材料中空气的流阻(空气质点通过材料空隙遇到的阻力)。流阻越大,声能转换为热能的效率就很低,也就是吸声的效用很小(反射回去了)。从吸声性能考虑,多孔材料存在最佳的空气流阻
材料的孔隙率。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多在70%以上
材料的厚度。厚度增加,中低频范围的吸声系数增加,高频变化不大
背后条件。后边留空气层使中、低频(尤其是低频)吸声系数增加
罩面材料。罩面材料应有良好透气性,罩面材料应有良好透气性,包括厚度<0.05mm的塑料薄膜,以及穿孔率>20%的穿孔板
空腔共振吸声结构
入射声波频率和系统固有频率相等时,产生共振。振动中摩擦消耗声能
最大的吸声系数在共振频率附近
穿孔板:
吸收中频
板后放多孔吸声材料能吸收中高频,其共振频率向低频转移,吸声系数提高
板后有大空腔(如吊顶)能增加低频吸收
穿孔率>20%时,作为多孔吸声材料的罩面层,不属于空腔共振吸声结构
空气层厚度、板厚增大时,共振频率减少;穿孔率增大时,共振频率增加
隔声和构件的隔声特性
材料的隔声性能:着眼于入射声源另一侧的投射声能的大小,目标是投射声能要小。隔声材料材质的具体要求是:
密实无孔隙
有较大的重量
空气声:经空气和维护结构传播
固体声:振动噪声
维护结构对空气声的隔声量:
隔声量越大,隔声效果越好。投射系数越大,隔声量越小。
计权隔声量——实验室测得,能反映构件的隔声能力,并便于不同构件隔声能力比较
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以接收室(建筑物实际测量)的混响时间作为修正参数而得到的两个房间之间空气声隔声性能的单值评价量
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中高频(两户间);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中低频(住宅与非住宅)
分户构件空气声隔声性能的评价量采用计权隔声量与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用于设计师选材
相邻两户房间之间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评价量采用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其指标值是现场测量值,是住宅建成后实际要达到的值
分隔住宅和非居住用途的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评价量,采用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及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前者是实验室测量值,供设计选用;后者是现场测量值,是住宅建成后实际要达到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