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宾馆隔音窗户卧室装修做好平凡点滴事服
2024年08月13日 静态资讯
张宇是高平街道晨光社区第二网格员,她所辖网格共有8栋楼37个单元382户,共有569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52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3人。她对网格底数清、情况明,待人耐心温和,是居民的“贴心人”。她一张脸上永远挂着笑容,与社区居民十分亲近,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空巢老人的“贴心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社区就成为“空巢老人”的暂时依靠,平时子女不在身边,网格员们便成了她们的“跑腿人儿”。1-8号楼的安国荣是一位80岁的高龄老人,她便是张宇经常看望和照顾的人,老人患有肺气肿,需要常年吸氧,张宇帮忙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上门量血压、检修吸氧机,老人想吃什么,张宇便在自己家里面做好了送过去,老人平时记得最清楚的便是张宇的电话号码。安奶奶说:“平时替我代缴水电燃气费、 陪我聊天说话啥的都是小宇,她就跟我的女儿一样,特别亲。”
帮助老人买菜、买药、取快递、扔垃圾,代缴水费电费燃气费,进行龙江人社生存认证,帮忙打扫卫生,教他们扫行程码......对于张宇来说只是点滴小事,对于高平小区的老人们来说,解决了生活中的大难题。
亲切的问候、贴心的话语、让老人们倍感关爱和温暖,通过在每天入户巡查过程中及时了解老人所需,为社区老人提供便捷有效的上门服务,不仅拉近了网格员和老人的感情,更让老人们不再孤独。
二、社区居民的“调解员”
土生土长的张宇对高平街道有着特殊的情感与牵绊,她在这里出生、读书、成长,招聘网格员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片生养她的土地,尽管网格员的工作繁杂,她却乐在其中。
二区的林珍阿姨睡眠不好,有轻微的神经衰弱,楼上的王女士家孩子刚刚3岁,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老小区楼板不隔音,晚上孩子在家里又跑又跳、又笑又叫,吵的林阿姨苦不堪言,上楼敲过几次门,可收效甚微,林阿姨到社区找到了张宇。张宇跟着林阿姨到家里了解情况,看了阿姨的体检报告,聊天期间听到楼上播放动画片的声音。她随后敲开了王女士的家门,说明了情况,表达自己理解孩子在家跑跑跳跳但确实影响了邻居休息并出示了阿姨的体检报告单。在她的积极协调下,两家人坐在一起心平气和的商量,王女士答应晚上九点半以后管教孩子不跑不闹,林阿姨愿意给孩子买一块铺在地板上的泡沫垫,两家人也因此关系缓和,平日走动也增多了。
她号召居民参与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定期入户走访,在她热心肠的影响下,居民之间慢慢亲近了起来。
三、居民安全的“守护人”
疫情常态化下,为了保障居民安全,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种速度,她经常加班排查、整理更新台账,家里孩子太小,她就带着孩子来加班。
为了让老年人都打上疫苗,她多次入户宣传动员,引导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人正确认识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在她的努力下,一些老人同意接种疫苗。接种期间她全程陪同,行动自如的老人,她车接车送到尚城卫生院;行动不便的老人,她带着医护人员入户接种;到日期接种第二针的,她提前通知,入户当天陪同接送,累计接种第一针7人,第二针1人。
网格员只是一个平凡的岗位,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在困难面前,在党和群众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张宇用朴实细小的行动,诠释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