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平湖养猫红蜻蜓丨回家的小路
2024年11月14日 静态资讯
回家的小路
榆中县一悟小学三年级三班 罗璨
回家的路,仅仅是一条又窄又弯的小路,但是路上的每一条裂缝、每一点斑驳的油渍,都有着深刻的回忆。
上小学之前,总是到一个叫安心的商行买东西,现在那个破旧的商行已经不在了。站在小时候玩伴家的院落前,大门紧闭,我知道,玩伴们和我一样很忙。终于,到了自己家门口,打开大门,啊!一切都变了样。爷爷前年种的菊花,高得超过了我的肚子。爷爷前年种的樱桃树,高得遮住了房檐。爷爷前年种的月季,花儿开得正热烈。最重要的,是放在堂屋桌子上爷爷的遗照,夕阳斜照在爷爷的照片上,显得格外昏黄。
三年前,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从此世间少了一个疼我的人。
“飞吧飞吧小花瓣,东南西北绕一圈。轻轻触碰到地面,我的愿望就实现。”这是《七色花》中的一句话。如果有“七色花”,我想让爷爷回到我们身边,因为爷爷很喜欢我,可是幼年的我不太懂事,没有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
我轻轻关上房门,和爸妈沿着来时的小路,默默走回,都没有说话。
老师点评
回家的路,天天走,对不少小作者而言都熟视无睹了,“还有啥可写的!” 本文的小作者不仅将他人眼中“没啥可写的”素材入了文,更是写出了精妙——回家路上的那个关了门的商店、玩伴家大门紧闭的院落……看似稀松常见的内容,却折射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意境,之后“爷爷前年种的菊花”连续三个小排比句更是起到了点睛之妙——想念故去之亲情。尤令人称赞的是三个排比句中“爷爷前年种的”此一句的重复使用,实为绝妙。 此小文,堪为好文。 (陈曙)
走进官滩沟
华侨教育集团华辰小学三年级二班 陈亭君
高大的松柏、流水淙淙的小溪、绿色的草地,组成了金秋十月的官滩沟。
远望,成片的松柏好似身穿迷彩服的军队,绿中泛着黄,黄中透着棕,棕中露着淡淡的紫色,紫色中挤着微微的橙色;近看,棕黑色的树干笔直笔直的,好像女娲补天的撑天柱,深深地插入大山中。它的树枝宛如千手观音,它的树皮不像杨树那般光滑,稍微用点力气就可以轻易把它剥下来。
听!哗哗的水流声从山涧传来,一条小溪仿佛长长的丝带从山上飘下。我像踩了风火轮似的跑到溪边的岩石上,双手小心地掬起一捧水,冰冰的,凉凉的,还有一股淡淡的泥土气息。
半山坡有片平整的草地,非常适合野营。如果铺上垫子,再摆上精美的食物,就可以美美地大餐一顿啦!茂盛的小草一边告别夏天的青春,一边迎接秋天的稳重。还有长得大一些但叫不出名字的草,像睡莲一般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这风景如画的山水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
黄河三峡游记
火星街小学二年级五班 周锦山
国庆长假第三日早晨,天气虽阴,但我心雀跃,我和爸妈乘车去游览黄河三峡。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坝,这里就是闻名的刘家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黄河干流,担负着供给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用电任务。
我们从大坝码头乘艇溯流而上,不一会儿,快艇驶至洮河入黄口,只见半河清澈半河浑浊,呈现泾渭分明、“二龙戏珠”的奇观。经过一段狭窄的河道,视野突然变得开阔起来,快艇驶入了迷人的炳灵湖,这里水面宽阔,水质优良。烟波浩渺的湖水像无际的绿绸荡漾在群山之中,快艇飞驰,马达清脆,浪花飞溅,湖风猎猎,国旗招展。只见两岸千峰林立,峰峰成奇,岩岩成景,这里就是闻名于世的炳灵丹霞地貌,由紫红色细砂岩堆积而成。穿梭其中,仿佛听到了恐龙的吼叫,诉说着历史变迁的沧海桑田。经过五十多公里浩渺的高峡平湖,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到达炳灵寺。炳灵石窟镶嵌于奇峰峭壁之中,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炳灵石窟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 “甘肃三大石窟”,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下午四点半,我们乘艇返回,绵绵细雨为这次旅行平添了几分浪漫。虽然很累,我还是强忍着没合眼,因为我想再游览一遍湖光美景。因顺流而下,不到两个小时,快艇就回到大坝码头,我们恋恋不舍地下艇上岸,然后乘车回家了。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碰撞,擦出一道亮光——水电,照亮了西北苍茫大地,黄河三峡是甘肃人的骄傲,我爱黄河三峡!
希望
民主西路小学六年级一班 姚文浩
我是一块古老的礁石,我想给你讲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那本是个平静的日子,我站在海滩上,面朝大海,海水轻轻抚摸着金色的沙滩,海中的巨兽扬起的水花在天际线上时隐时现,清爽的海风拂面,我身后不时传来震天动地的恐龙叫声,成千上万株苏铁好像一张大绿毯覆盖着它们的家园。天空中万里无云,只有一颗很亮很亮的星星在太阳身边发出耀眼的黄色光芒。
一声“惊雷”炸响,台风……咦?现在是晴天,怎么会有台风?我正要抬头,忽然发现,那颗星星已经变成了一颗巨大的火球,身后有风助威,气势汹汹地向地面撞来,我惊慌极了,四下望去,恐龙们大大小小都拼命地四散而逃。
大地也在恐惧地颤抖,海浪一样的狂风袭来:大树被连根拔起,逃亡的恐龙被风刮得无影无踪。我被卷了起来,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烟尘遮天蔽日,一切都在燃烧,灰头土脸的我隐约能看到,森林只剩枯枝耸立着,海水和地面都被染成了灰色,小岛上只剩下了黑夜。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海水结冰了,火山还在不断喷出火焰,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混沌。我还想看浪花朵朵的海景,还想看绿意盎然的森林,还想听恐龙的叫声,还能有吗?太阳都消失了,我的心也蒙上了灰。不如再来一个火球,把我也炸毁吧!我正绝望着,远处却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微光中,依稀可见一群猛犸象缓缓走来。
破晓,来了,太阳露出久违的笑容,我很惊讶,它们怎么活下来的?它们也许在枯枝中翻找过树叶,不远千里寻找过水源——总之,它们面对灾难从未绝望,在石头也无心留下时撑了下来。也许生命很脆弱,但在灾难面前,它们又那么顽强。
黑斑
七里河小学六年级一班 彭靖淇
“表哥,看,这是什么?”
“什么?是惊喜吗?快给我看看!”
还没等我去拿表弟手里的东西,那东西竟然叫了:“喵——”
表弟耸耸肩:“它是我捡来的,我给它取名黑斑。爷爷奶奶也同意我养,不错吧?呵呵,我成了养猫的了。”
为什么叫它黑斑呢?我正想着,肩头忽然沉一沉——它跳到我的肩上来了!我逗了逗它,它的尾巴垂了下来。我有些害怕,试探着摸了摸它。它咧着嘴,似乎笑了,真可爱!那胡须一翘一翘,拂到我的脸上,还挺痒的。它的尾巴还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背。我开心极了,胆也大了,也拍了拍它。它开始搞怪,脸皱成了一个小笼包。
它为什么叫黑斑?我自己找到了答案——它全身白色,头上有一块桃心样的黑斑。它的小脚爪缀着黑点,也很好看。如果再挂一个七彩铃铛,那就更漂亮啦!它的眼睛似乎是夜明珠做的,镶嵌在脸上,添了一份灵动,加了一份生气。
我和表弟休息时,它主动跳上床,静静地趴在我们旁边,小爪子搭在我们的手上。我和表弟其实已经醒了,但一动也不敢动,生怕吓着它。它正在假睡,也许是看爷爷奶奶都不在,想陪我们吧。
黑斑还很调皮。每天等我们起床,它已经在院子里“疯”了,见我们出来,就激动地乱窜,还用牙齿去咬大葱。不一会儿,可怜的大葱被这个“破坏狂”弄得满目疮痍。为了表示惩罚,我们拍了它两下,比平时重一点儿。它停下来,似乎闹起了小脾气。我俩好气又好笑,找出一颗软糖安慰它。我撕掉包装纸,在它眼前晃悠:“要不要?”它气呼呼地瞪着我们,一下子夺了过去……
每天早晨,它都在农家小院里奔跑,那敏捷的身影就像是一串跳动的音符。
游香山公园记
静宁路小学六年级二班 张欣慧
香山公园位于中卫市郊区外。
从北门进入园内,迎面就是一座铁桥。漫步走到桥中央,扶着扶手从桥上探出头,你一定会被桥下的景象所吸引:嫩绿的荷叶托着粉红的荷花和莲蓬随风摇曳,就好像是一把绿色的伞上面装饰了耀眼的粉色钻石和浅色的小帽子,不失可爱也不失高贵。
过了桥就来到了一条林间小路,我们中午时分来到这小路,正值红日当头,艳阳高照,阳光从小路两旁的柳树枝头穿过,斑斑驳驳地照到小路中,这小路就好似撒了金子似的美丽,小路旁的湖倒映着天,风吹起阵阵波澜,顿时波光荡漾。
顺着小路走,一会儿就能看到鸟笼了。
鸟笼,顾名思义,是一个养着禽类的地方。它是由纯白的铁铸成的,呈半圆形,最顶端还象征性地铸了一个挂钩,看上去很简雅。鸟笼在湖的正中央,风景很好。来到了鸟笼前,你一定会停下脚步仔细数数一共有多少种鸟类。在这里,鸭子们睡觉,天鹅们戏水,孔雀们玩耍,一切都其乐融融,好似这白色的笼子是一个屏障,屏障里是动物的天堂,屏障外是人们的世界。
参观完鸟笼,不远处就是吊桥。吊桥是用木头做的,“挂”在湖的两岸几乎都要与湖水齐平了。吊桥上的扶手只是些铁链,并没有更多的安全措施,所以看上去很危险。当你抓着铁链,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时,会清晰地感觉到微风拂过脸颊,湖水浸湿了你的鞋。在吊桥上看风景是绝妙的。天空映在了湖上,使得湖水也变得蔚蓝,时不时有几只飞鸟飞到吊桥旁,看着来往的人们,扭扭头,叫两声。偶尔也会有一两朵奇形怪状的云飘过湖面,更显得寂静祥和,令人流连忘返。
当你欣赏完美景,走过了吊桥,这次游览也差不多结束了,你会回味着香山公园美不胜收的景色,期待着下次来这儿旅行。
作文一键投稿看这里▼
扫一扫 来投稿
投稿邮箱:zuowenz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