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超滤装置

时尚园里养狗的人多吗狗事闹心

2024年11月14日 静态资讯

狗是人类的朋友,通人性、忠诚,不嫌主贫。这些都是人对狗的肯定和赞美。狗无愧这些称号和赞美。

现代人,无论是城市、乡村、男女老幼、爱狗、养狗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成了一种时尚。

我的妈妈已经是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了,经我们多次动员,到我家小住,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把她养的小狗一起带上。妈妈养的狗,不是什么名贵犬种,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我称之为“笨狗”的看家狗。

狗在我印象中,在我们家,从我记事起就有养。先是一条花狗,每到我们家吃饭,它总是趴在离饭桌一米远左右的地方,脑袋搭在两条前腿上,歪向一边,不直接看我们的饭桌,好像对我们吃饭漠不关心的样子,只是每过几秒钟,就歪头向这边看一眼,只是一眼,好像看多了会被我们笑话似的。

每到我们看它、同时正当它也看过来、四目相对的瞬间,它就会急忙把头扭开,好像只是不经意间看了一眼,绝非有意识。这个时候,妈妈都会说:“你看我们家的狗多么懂事。别人家的狗,总是在桌子边上转悠、或者就趴在桌子底下等吃的”。

等我吃饱,就会拿点食物来逗它。它就会两条后腿直立站起,两个前爪平伸而行,随着我的移动而移动,直至我把食物投到他的嘴里它才会放下前足,四爪着地,满足地摇摇尾巴,再用嘴巴在我的身上蹭蹭,表示感谢。如果把食物抛向一边,它会迅速地扑过去一口叼起、吞下;有时我会恶作剧,拿块石子什么的抛到远处,他也会迅速地向前扑,就是知道了我在逗它,也是不会恼的,还是照样摇尾巴,往往逗的周围人哈哈大笑。虽然是屡屡中招,但还是乐此不疲。每看到我要出门,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任何事情,甚至正在享受的美食,把尾巴卷成Q状,随我一起外出,时而在前、时而在后,寸步不离。

就这样过了几年,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个从我们家门前通过的大队护林员的腿上留了四个牙印,才不得不被卖掉。

被卖的那天,它好像有预感,一早起来就无精打采,怎么逗它都基本没有反应,就是对食物,也没有了原来的那种热情。当买家到来,要求我们给它拴绳套,我们家谁都不愿意给它帮忙,最后只好找了我的一个远房叔叔完成了这项任务。当买家熟练地将绳子缠到打狗棒上,向外拖它的时候,它的四个爪子紧紧地按在地上、屁股一直向后坐,两只惊恐的眼珠就要从眼眶里掉出来一般,过了几分钟就瘫倒在了地上,没了气息。从那天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家就好像少了点什么,总觉得有个空子没法补上、莫名地冷清。

记忆里,我们家的第二条狗,是与吃狗肉相联系的。那是一个秋天,帮妈妈收完了田里的黄豆,回到家吃饭,妈妈端来了一盆肉,平时难得一见,真香,我们连手都没有顾得上洗,就坐下来大快朵颐。一阵大吃、大嚼,等到实在咽不下去了,才恋恋不舍地起身、一步三回头地准备去洗一洗油渍渍的小手。这时妈妈才不知从哪里转出来,小声问:“好吃吗?”我们姊妹几个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好吃!”兴奋之情都挂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妈妈揉了一下眼睛说:“你们知道吗,那就是我们家的小黄狗。”这时才看到妈妈哭过的眼睛,还是红红的。然后哽咽着对我们说:“不知道被谁给打伤了,在那趴了一夜,今天早上才刚刚断气。”

第三条狗,对我影响最大,至今还在想象着它的下落、结局。

那是九十年代中叶,我的孩子已经到了童年。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牵着小狗玩耍,就提出要求,我们家也可以养一只,由他牵着玩。我由于自己在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的关系,一些心愿无法满足,有了孩子以后,就有了只要不是过分的、无理的要求都尽可能地满足的想法。于是,就向邻居家要了一条还不满月的小黑狗抱回了家。由于小狗浑身通黑、没有杂毛,于是就起名就叫“黑黑”。

黑黑刚到我们家的时候,两只小眼睛还没有完全睁开,看起来就是一只毛茸茸、肉墩墩、胖乎乎、特大号的“蛹子”。我们把它放置在了一只早已准备好的、垫了棉絮的木箱内。等一切安顿好了,孩子就蹲在一边,有所顾忌、有所警惕地戳弄着玩。黑黑可能以为是它的妈妈到了,就会四处拱着要食吃,如果一不留神把手指伸到它的嘴里,它都会吸吮半天,弄的人心里痒痒的,直到它意识到被骗了,才把圆圆的脑袋歪到一边,眯上眼睛哼哼着,不再理会人。不过,可能是它还没有长记性的缘故,再过一会,如法炮制,再把手伸给它,它还是会重复刚才的故事,再一次上当受骗。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黑慢慢长大了,可以吃我们的剩菜剩饭了。偶然的机会,我们丢了几块啃过的骨头给他,先是看到它两眼放光,接下来猛扑过去,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还不时瞅瞅我们,好像生怕我们会去抢。这时它就不再允许有人靠近,我们故意逗它,这引起了它的抗议,翘起尾巴,撑开四肢、昂起脑袋、两个小眼瞪的溜圆、做扑伏状、摆出了与人拼命的架势。当我们和它玩够了,回到了屋里,就听到它又在呜呜地叫、哇哇地咬,好像在和谁打架,我们急急跑出来,看个究竟,结果什么都没有,只有黑黑一个。再看,原来是自己把头使劲地往身子后面扭着,全力转圈。最后我们才弄明白,它是把自己的尾巴当成了抢它食物的敌人了。真是个“傻瓜”。弄得我们哈哈大笑。

随着黑黑狗龄的增加,怕它出去惹祸,我们就有意要限制他,于是买了项圈、链子把它拴在了家里的樱桃树下。可能是乍受禁锢的原因,很不适应。从那一刻起,它就在树下来回转圈、乱咬、乱叫。其实实践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就在黑黑被禁锢以后的某一天,有一个买废品的人到了我们家里,黑黑不但没有咬,反而围着来人摇头摆尾、点头哈腰、转个不停。来人喜欢,便俯下身子逗它,它一个滚翻,躺在了地上,把肚皮亮出来,与来人玩的不亦乐乎。最后,来人临走还夸黑黑长的漂亮。

用链子禁锢,是一般养狗人家的措施。不过,再坚固的牢笼也会有破绽。一天,当我下班回到家,一打开街门的瞬间,就有一个黑影从我的脚边蹿了出去,唬(xia)了我一个激灵。由于速度太快,来不及转弯,前面又是一个九十度的直角,到了巷口差点撞到墙上,这时我才看清是我们家的黑黑。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黑黑一个趔趄,摔倒了,眨眼间,一个翻滚又从地上爬起来,继续跑,转眼不见了踪影。只是一到开饭时间,只要我们一喊、或者一阵口哨,就会飞快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从这天开始,我们就放松了对黑黑的限制。每当我们打开大门,它都会像离弦之箭一般蹿出去,久而久之我们也不再在意。一来二去邻居们也都熟悉了它,没有了恐惧感。有喜欢开玩笑的同事一见到黑黑,就喊我的名字,每当此时黑黑就会就地一躺、四爪朝天露出雪白的肚皮,蹬摇着四肢,跟人玩耍一阵。

时间来到了秋天,狗狗们一年一度的发情期大聚会开始了。黑黑也不能脱俗,同样加入了它们同类的追逐大军。一次次超时不回。而且就是过去一直很灵的喊叫、口哨、甚至打骂,也没了应有的作用。

这次出去,已经超过了平时的好几倍,应该回来了。再看,就是给它准备的饭也没有动一下,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情况。不得已,我们就出去看看、找,没有;喊,没有反应;直到晚上还是没有回来,我们有点担心。男女主人分别骑上自行车,摸黑满世界地找、喊,就是不见黑黑的影子。就这样过了几天,我们认为没了希望,不会再回来了,结果到了第二天,吃过早饭,在我准备上班的时候,一开门,才发现黑黑已经趴在我们家门口了。

真是意外之喜。一阵狂喜过后,再看黑黑,已经不像样子了,不但浑身是泥,瘦的简直不成样子,腰弓成了圈,两只眼睛无精打采。我爱怜地把他叫回家,清理掉原来的食物,换上新的。以往那种“饿狗扑食”的场面没有出现,有的只是瑟瑟的趴在自己的窝里,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低头看着我。

我的感觉心有点刺痛,爱怜的看着它,轻轻拍了拍它的头,捋了捋它沾满了泥土、挓挲着的皮毛,细声细语地说:“不要怕,回家了,吃饭吧。”不知是它听懂了我的话,还是明白了我的意思,站起来摇摇尾巴慢慢走向它的餐盆。从这天起,一连好些日子,它没有出过家门。慢慢的又恢复了它原来的模样。

平静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又是一年的秋天,相同的一幕又重新上演。这一次,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最长时间。但是我们还是留有一线希望,没有放弃,希望它能像上次一样再自己回来,晚上睡前都是准备好一盆它的食物,然后将门留一个它能进来的缝隙。

三天过去了,没回来;一周过去了,没回来;十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回来。一个月过去了。我们没有放弃,还是满怀希望。直到现在,甚至过了几十年,我和爱人都还希望我们的黑黑哪一天、能一下子跑到我们的面前,嗅嗅我们的脚、蹭蹭我们的腿,再一次摇起它那短而粗壮的黑尾巴。

科技风邮箱

运动休闲电话

河南农业邮箱

青年文学家编辑部

居舍杂志社

电脑校园版面费

文渊杂志

  • 友情链接